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8年8月18日,在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为我国夺得了奥运历史上首枚蹦床金牌。假设在比赛时她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绘制出蹦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已知,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能求出何雯娜在蹦床运动中的物理量有(    )
A.质量B.运动稳定后,离开弹簧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C.最大加速度D.运动稳定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A.将立即做变减速运动
B.将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C.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
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小车上固定着硬质支架,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由F1变化至F4)            (    )
A.小车可能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运动
B.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C.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
D.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块质量为M的长平板B,在平板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P由静止开始落下。在平板上方附近存在“相互作用”的区域(如图中虚线所示区域),当物块P进入该区域内,B便会对P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使得P恰好不与B的上表面接触,且fkmg,其中k=11。在水平方向上P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已知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平板和物块的质量之比M/m=10。在P开始下落时,平板B向左运动的速度v0=1.0m/s,P从开始下落到进入相互作用区域经历的时间t0=2.0s。设平板B足够长,保证物块P总能落到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域内,忽略物块P受到的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P从开始下落到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所经历的时间。
  (2)从物块P开始下落到平板B的运动速度减小为零的这段时间内,P能回到初始位置的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5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17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0,cos37°=0.80.
(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实验中的长木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放置,将木块置于其上,在平行于木板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丙所示.求拉力应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1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若两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在第2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物体在第3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物体在第4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
D.物体在第6s末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1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家住码头采砂场,每天看到黄沙从卷扬机上落下自由堆积形成圆锥体,如图所示,于是他选择了“颗粒状物体自由堆积的规律”课题进行课外研究。研究发现颗粒状物体(如砂子、小石子、大米等)自由堆积起来的圆锥体(圆锥体定形后,如果继续增加颗粒状物体,它们将从圆锥体表面上匀速滚下)高度与底面半径比值是定值,即圆锥形状只与材料有关,与漏斗高度无关。他测得黄砂自由堆积成圆锥体底面圆周长为12.56m,圆锥体高1.5m,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黄砂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率在不太大的范围内时,雨滴所受到的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该速率v随时间t做怎样的变化?从图中选取一个最适当的答案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3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s时间内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水平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10W
C.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