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水平桌面上放一闭合铝环,在铝环轴线上方有一条形磁铁,当条形磁铁沿轴线竖直向下迅速靠近铝环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环有收缩的趋势,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铝环有扩张的趋势,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C.铝环有收缩的趋势,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D.铝环有扩张的趋势,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分析 通过楞次定律可知铝环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通过铝环的磁通量的增加,从而可知铝环的运动的趋势和面积大小的变化趋势,从而可得知正确选项.

解答 解:当条形磁铁沿轴线竖直向下迅速靠近铝环时,通过铝环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铝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阻碍磁铁的靠近,所以铝环对桌面的压力会增大,铝环还有收缩的趋势,以缩小面积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楞次定律的内容是“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注意是“阻碍”,不是“阻止”,更不是“相反”,而是“延缓”的意思.
2、从原磁通量的变化来看,应这样理解: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来磁场的方向相反,当原磁场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与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即为“增反减同”.
3、从磁体和导体的相对运动来理解: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导体和磁极间的相对运动,即为“来则阻,去则留”.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要灵活的利用对楞次定律的各种理解,这样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静止在O点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接触而不连接,此时弹簧无形变.现对小物块施加F=10N水平向左的恒力,使其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小物块在向左运动到A点前某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力为 6N,运动到A点时撤去推力F,小物块最终运动到B点静止.图中OA=0.8m,OB=0.2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物块:
(1)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向右运动过程中经过O点的速度;
(3)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F,如果将这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变为(  )
A.$\frac{F}{2}$B.2FC.$\frac{F}{4}$D.4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下哪种电场不可以用恒定电流的电场模拟静电场描绘其等势线(  )
A.带正点电荷的电场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板间的电场
C.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平行板间的电场
D.带不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板间的电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质量m1=2.8kg的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质量m2=2kg的物体B放在A的竖直前表面上,A、B间动摩擦因数μ2=0.5,如图所示,问至少用多大的力才可以使B相对于A保持静止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的内阻其实并非很大.现在设计测定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内阻约为2kΩ),实验室中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电阻为9999.9Ω),定值电阻r1=5kΩ,定值电阻r2=10k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2V、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
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先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最大,连接好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得电压表的指针刚好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再次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刚好满偏,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2
(1)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是r1
(2)由上述的实验过程分析可得电压表内阻RV的表达式为RV=R1-2R2-r.(请用字母R1、R2和r表示)
(3)若实验中使用的电源E的内阻并不为零,则该实验测得的电压表内阻RV的值与真实值相比将C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不能确定,要视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而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T}^{2}}{{R}^{2}}$=K,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运动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初始时细线拉直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60°,当小球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线恰好被拉断.设摆长为L,悬点O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求:
(1)摆球在B位置时的速度; 
(2)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
(3)若保持悬点O与地面距离H及θ角不变,改变绳长L,且维持小球的静止释放,求当L为多少时,悬点O正下方的C与落地点D之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若其总质量为5t,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恒为5.00×103N,若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m/sB.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m/s
C.匀加速运动能维持的时间为12sD.匀加速运动能维持的时间为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