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上海模拟)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7°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3.15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4m/s时,经过2.0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v0-t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2)若小物块初速度为3m/s,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为多少?
分析:(1)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判断物体是停止斜面上还是水平面上,若停止水平面上,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到达底端的速度,以及求出在斜面上运行的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在水平面上的时间,从而求出总时间.
解答:解(1)物块沿斜面匀减速下滑,加速度为:a=
△v
t
=
2.4
2.0
m/s2=1.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gsin37°=ma
N-mgcos37°=0
f=μN
μmgcos37°-mgsin37°=ma
μ=
gsin37°+a
gcos37°
=0.9

(2)v0=3m/s时,物块若保持匀减速下滑,最大滑行距为:s=
v02
2a
=
32
2×1.2
=3.75m>3.15m

所以物块将滑到水平面上.          
物块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1
v1=
v02-2as
=
32-2×1.2×3.15
m/s=1.2m/s

斜面上:t1=
v1-v0
a
=
1.2-3
-1.2
s=1.5s

水平面上有:f=μN=μmg=ma
a=μg=9m/s2
t2=
△v
a
=
1.2
9
=0.13s

总时间为:t1+t2=1.63s    
答:(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9.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为1.63s.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海模拟)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是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后,保持这个速度跑完全程.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试求:
(1)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
(2)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且比赛成绩最好,则乙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海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海模拟)如图所示,均匀光滑直棒一端铰于地面,另一端搁在一个立方体上,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30°左右.现将立方体缓慢向左移动,则棒对立方体的压力大小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上海模拟)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53°固定放置,导轨间连接一阻值为4Ω的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两平行虚线L1、L2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0.5m.导体棒a的质量为ma=0.6kg,电阻Ra=4Ω;导体棒b的质量为mb=0.2kg,电阻Rb=12Ω;它们分别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现从图中的M、N处同时将它们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当b刚穿出磁场时,a正好进入磁场(g取10m/s2,sin53°=0.8,且不计a、b之间电流的相互作用).求:
(1)在整个过程中,a、b两导体棒分别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2)在a穿越磁场的过程中,a、b两导体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之比;
(3)在穿越磁场的过程中,a、b两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
(4)M点和N点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