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5 s时,a物体速度最大
D.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

分析 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结合$x={v}_{0}t+\frac{1}{2}a{t}^{2}$判断c的运动性质.

解答 解:
A、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看出斜率看出,a、b两图线的斜率大小、正负相反,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同.故AD错误;
B、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结合$x={v}_{0}t+\frac{1}{2}a{t}^{2}$可知,c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8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根据图象可知,t=5s时,c物体速度最大.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为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并能根据图象的信息解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在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B的角速度之比$\frac{ω{\;}_{A}}{ω{\;}_{B}}$等于(  )
A.sin3θB.$\sqrt{si{n}^{3}θ}$C.$\frac{1}{si{n}^{3}θ}$D.$\sqrt{\frac{1}{si{n}^{3}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电量为10-9C的点电荷在某处受到的电场力是2×10-5N,则该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
A.2×104N/CB.5×10-5N/C
C.2×10-14N/CD.不能确定该处电场强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一木棒沿水平桌面运动一段位移s,若木棒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f,则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做功分别为(  )
A.-fs,-fsB.fs,-fsC.-fs,0D.0,-f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以某一速度沿曲面冲上高0.8m、顶部水平的高台,若摩托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始终以额定功率1.8kW行驶,经过1.2s到达平台顶部,到达顶部后立即关闭发动机油门,人和车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发动机所做的功;
(2)人和车从平台飞出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F=7740N,求此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光滑平台左端与半径R=0.6m的半圆光滑轨道相切,且都固定.平台上A、B两滑块间压缩有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拴住),其中mA=1.5kg,mB=1kg.紧靠平台右侧放有M=4kg的木板,其上表面与平台等高.剪断细线后,B以vB=9m/s的速度冲上木板.已知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两滑块都可看作质点,不考虑A与B分离后再对B运动的影响,取g=10m/s2.求:
(1)A滑至半圆轨道最高点Q时,轨道对其压力的大小;
(2)要保证B不滑出木板,木板的最短长度记为L.试讨论并求出μ2与L的关系式,求出L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前6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B.甲在前6s内做往返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C.乙在前6s内做往返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D.乙在前6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如图甲示的装置探究外力对小车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逐渐向砂桶中添加细砂粒,当观察到小车拖着的纸带打下间距均匀的点迹时,记下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0,可认为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m0g.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继续向砂桶中添加细砂粒,让小车加速运动,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理想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显示的点为计数点,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为m、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小车的质量与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之间须满足M远大于m.
③从纸带上测得AB两计数点的间距为d(图中未画出),在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小车所受外力做功W=(mg-m0g)d,小车动能的变化△Ek=$\frac{M[({s}_{3}+{s}_{4})^{2}-({s}_{1}+{s}_{2})^{2}]}{8{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如图的电路可以精确测量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和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图中R1为电阻箱,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完成步骤中的填空: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断开S2,接着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  的电阻值,当电阻箱的电阻为5.6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1,断开S;
③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断开S2,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15.8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2
⑤则定值电阻R0=5.6Ω;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为10.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