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将倾角α=37°的大三角形劈切开为等宽的小三角形劈和5个梯形劈,再重新将各劈放在一起(各劈互不粘连).从小三角形劈开始,依次编号为1,2,…6.各劈的质量均为M=1kg、斜面长度均为L=0.2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m=1kg,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使物块以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初速度v0=4.5m/s,从小三角形劈的底端冲上斜面,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能冲上第6块劈;若所有劈均不固定,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3,假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物块滑动到第5块劈时,梯形劈开始相对地面滑动.

分析 (1)当劈固定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块末速度为零时的位移,则可判断其到达到劈块;
(2)对梯形劈分析,抓住物块对劈的压力和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与劈所受的摩擦力相等时,劈开始相对地面滑动,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解答 解:(1)若劈一直保持静止不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gsin37°+μ1gcos37°=10m/s2
则物块滑到第6块劈右上端时的速度为v,有:
v2-v02=2ax
解得:x=1.0125
$\frac{x}{L}$=$\frac{1.0125}{0.2}$=5.1;
故说明物体可以冲上第6块;
(2)物块与斜面间的弹力:FN1=mgcos37°=10×0.8=8N
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11FN1=0.5×8=4N
地面对劈的支持力:FN2=(6-n)Mg+FN1cos37°-f1sin37°,
当f1cos37°+FN1sin37°=μ2FN2时后面的劈块刚好开始滑动,
解得:n=4.6
所以物块滑动到第5块劈时,劈开始相对地面滑动,
故答案为:6,5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54.4eVB.51.0eVC.43.2eVD.40.8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甲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滤光片、单缝、双缝、光屏.图乙a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36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乙b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18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乙c是实验时用蓝色滤光片和双缝间距d=0.36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则

(1)比较图乙a和图乙b,可以说明对相同色光,双缝间距减小,相邻条纹间距增大.
(2)比较图乙a和图乙c,可以说明对相同双缝,光波长变短,相邻条纹间距减小.
(3)能进行上述比较的前提是做这三次实验时不改变C;D的位置(从“A”、“B”、“C”、“D”中选填).
(4)若在某次测量中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13.87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据报道,最近已研制出一种可投入使用的电磁轨道炮,其原理如图所示.炮弹(可视为长方形导体)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轨之间,并与轨道壁紧密连接.开始时炮弹静止在导轨的一端,通以电流后炮弹会被磁力加速,最后从位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d=0.10m,导轨长L=5.0m,炮弹质量m=0.30kg.导轨上的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认为炮弹在轨道内运动时,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整个加速过程仅需0.005s,(假设整个加速过程为匀加速运动且不计一切阻力.)求:
①该加速阶段炮弹的加速度
②通过导轨的电流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质量为m=1kg的物体以初速V0=12m/s竖直上抛,空气阻力大小为其重力的0.2倍,g取10m/s2,求:
(1)该物体上升和下降时的加速度之比;
(2)求整个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1和物体落回抛出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将一质点从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半圆型槽的槽口A点由静止释放,经最低点B运动到与A等高的C点,半圆型槽未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C,半圆型槽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
B.从A到C,半圆型槽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先向左再向右
C.从A到B,质点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从B到C,质点所受弹力的瞬时功率不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光电管对光电效应现象进行研究,得到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由此可计算出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量用e表示,由图象中的数据可知,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1,计算出普朗克常量表达式为h=$\frac{{U}_{1}e}{{ν}_{3}-{ν}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箔有张角,则该实验(  )
A.锌板上飞出的电子对应着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锌板上的暗条纹是光子不会出现的位置
D.只能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温度:A是容积较大的玻璃泡,A中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B是一根与A连接的均匀细玻璃管(玻璃管的容积远小于A的容积),管的下端插入水银槽.当外界大气压p0=76cmHg,环境温度t0=27℃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46cm,在管壁外侧与水银面等高的位置标出对应的温度,然后依次标出其它温度刻线.
(1)此测温装置中,h越大,相应的温度读数越低(选填“高”或“低”);温度刻线是均匀分布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水银柱高度h′=36cm处的温度刻度值应为127℃.
(3)若外界大气压强变为p0′=77cmHg,读出温度为t℃,则实际温度应修正为t+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