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 cm,d2=7.5 cm,d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阻非常小,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保护电阻R0。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 A)

B.电流表(量程3 A)

C.电压表(量程3 V)

D.电压表(量程15 V)

E.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F.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H.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 Ω、额定电流1 A)

选择所需的器材:电流表选__________,电压表选__________,定值电阻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在下图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1)0.375 m/s    1.50 m/s2

(2)A   C    E    G

连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成都一模)(1)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O点开始,依次测出A、B、C各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为d1=1.21cm,d2=2.62cm,d3=4.23cm,则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为
0.151
0.151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0.2
0.2
m/s2

(2)如图2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到的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甲图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的照片,乙图是振子被拉至左侧距平衡位置20cm处放手后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Hz,则振子振动周期为T=
1.2
1.2
s;振子在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后
T12
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0
10
 cm.
(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4mL的纯油酸溶液滴入20L无水酒精溶液中充分混合.注射器中1mL的上述混合溶液可分50滴均匀滴出,将其中的1滴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3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mm.油酸膜的面积约是
8×10-3
8×10-3
m2,已知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4×10-6mL,油酸分子的直径
5×10-10
5×10-10
m.(结果均取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①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的运动,理由是
△s=常数
△s=常数
;②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0.375
0.375
m/s;③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5
1.5
m/s2
(2)在根据图2装置在进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220V交流电源;E、电池;F、学生电源;G、纸带;H、细绳、砝码、实验小车;I、长木板(一端带定滑轮);J、毫米刻度尺;
①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有:
A、B、F、G、H、I、J
A、B、F、G、H、I、J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实验小车
实验小车

②本实验分两大步骤进行:
第一步:
第一步:研究a与F的关系(m一定)
第一步:研究a与F的关系(m一定)

第二步:
第二步:研究a与m的关系(F一定)
第二步:研究a与m的关系(F一定)

③某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已平衡好摩擦力的长木板下面垫的小木片向远离定滑轮端移动一段距离而没有发现,那么描绘出来的a-F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B
B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
(1)①用游标上刻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工件的直径,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由于遮挡,只能看到游标的后半部分,则工件的直径为
1.35
1.35
cm.
②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O点开始,依次测出A、B、C各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为d1=1.2cm,d2=2.6cm,d3=4.2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5.0
5.0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在实验室里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池组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量程5mA,内阻约1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定值电阻R0=600Ω
电键S
导线若干
①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各电表示数要达到量程的
2
3
以上,请在下面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
你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
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

用已知条件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的内阻RA=
U
I
-R0
U
I
-R0

②请你探究一下,可否用上述器材测量电压表的内阻.(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各电表示数要达到量程的
2
3
以上.)
你的探究结果是:
可以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
如果可以,请在图4虚线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①物体做______的运动,理由是______;②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m/s;③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______m/s2
(2)在根据图2装置在进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220V交流电源;E、电池;F、学生电源;G、纸带;H、细绳、砝码、实验小车;I、长木板(一端带定滑轮);J、毫米刻度尺;
①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②本实验分两大步骤进行:
第一步:______;
第二步:______
③某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已平衡好摩擦力的长木板下面垫的小木片向远离定滑轮端移动一段距离而没有发现,那么描绘出来的a-F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______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