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1-2-1是观察记录做布朗运动的一个微粒的运动路线.从微粒在A点开始记录,每隔30 s记录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D、E、F、G等点,则微粒在75 s末时的位置(   )

图11-2-1
A.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                             B.一定不在CD连线的中点
C.可能在CD连线上,但不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       D.可能E点
   CD
   本题最易错的是用宏观的运动规律去解释分子的运动.微粒在大量的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的频繁撞击作用下,即使在短短的30 s内,它也按图示的折线运动,在这30 s内,它的位置会发生无数次的改变.因此在75 s末时在什么位置都有可能.在什么位置也都不一定.所以,说“一定”在什么位置或“一定”不在什么位置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可能”或“不一定”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如果不做功,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从群体上看有规律性,但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律性
B.分子的运动轨迹与做布朗运动的微粒运动的轨迹相同
C.做布朗运动的微粒的运动轨迹可以代表某个分子的运动轨迹
D.做布朗运动的微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揭示了平衡中有不平衡的哲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下列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B.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C.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互相渗入而连在一起,这是两种金属分别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D.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稀释后,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扩散现象说明了(   )
A.物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2003年6月1日,长江三峡开始下闸蓄水,到2009年三峡工程最后完工时,水库水面将达到175m高度.为了防洪的需要,在洪水到来前,要开闸放水,把水位降至145m,如图所示.这145m~175m之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它有221.5亿m3,这样就能有效地把上游的洪水拦住,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如果把1g食盐(NaCl)溶化在221.5m3的水中,平均每升水中含有多少Na离子?(已知NaCl的摩尔质量为M=58.5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常温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约为500m/s,如果撞击课桌表面的空气分子的速度方向均与桌面垂直,并以原速率反弹回来。由此可以估算出1s内打在课桌表面上的空气分子个数是(已知大气压约为1.0×105Pa,一个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4.9×10-26kg)
A.1×1029B.1×1027C.1×1023D.1×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大气压Po=1.0×105Pa,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10-2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在下列问题的探索中还可以查用其他数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
(2)假如把地球大气全部变为液体而分布在地球表面,地球的体积将增加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