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表面绝缘、质量m1=1kg的小车,小车的左端放置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2=2kg、电荷量q=+1×10-4 C的小物块B,距小车右端s=2m处有一竖直的墙壁.小车所在空间有一个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其有、无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3×104N/C.若小车A和小物块B一起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在小车与墙壁碰撞的瞬间撤去电场;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过程无机械能的损失;小物块B始终未到达小车A的右端,它们之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车不带电,g取10m/s2.求:
(1)有电场作用时小车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小车A第一次与墙壁相碰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3)小车A第二次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为多少?
(4)要使小物块B最终不滑离小车A,小车的长度至少多长?

解:(1)假设小车A与小物块B相对静止,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1+m2)a
解得a=1 m/s2
再以小车A为研究对象,设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BA,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BA=m1a=1N,Fmax=μm2g=4N
因FBA<Fmax,故假设成立.小车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N,方向水平向右
(2)设小车A和小物块B第一次与墙壁相碰前瞬间的速度为v0
由运动学规律有v02=2as
解得v0=2m/s
小车A与墙壁相碰后瞬间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向左,小物块B速度不变.由于B的动量大于A的动量,因此A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的速度减为零时,向左运动的距离最远,设这个距离为s1
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s1=0.5m
(3)接着小车A又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假设小车A和小物块B先达到共同速度后再与墙壁相碰,且设第二次与墙壁相碰前瞬间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2v0-m1v0=(m1+m2)v
解得
设小车A由速度为零到达到共同速度所通过的距离为s2
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所以,假设成立
(4)小车A与小物块B最终将停止在墙角处,设小车至少长L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L=1.5 m
答:(1)有电场作用时小车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N,方向水平向右;(2)小车A第一次与墙壁相碰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0.5m;(3)小车A第二次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为;(4)要使小物块B最终不滑离小车A,小车的长度至少为1.5 m.
分析:(1)假设小车A与小物块B相对静止,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解得加速度,再以小车A为研究对象,设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BA,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若FBA<Fmax,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小车受滑动摩擦力,可根据公式求解;
(2)设出小车A和小物块B第一次与墙壁相碰前瞬间的速度,由运动学规律求出速度,碰撞过程无机械能的损失,则小车A与墙壁相碰后瞬间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向左,小物块B速度不变,因此A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的速度减为零时,向左运动的距离最远,根据动能定理可以求出最远距离;
(3)接着小车A又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假设小车A和小物块B先达到共同速度后再与墙壁相碰,且设第二次与墙壁相碰前瞬间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共同速度,设小车A由速度为零到达到共同速度所通过的距离,根据动能定理可以求出整个距离,如果这个距离小于最远距离,则假设成立;
(4)小车A与小物块B最终将停止在墙角处,设小车至少长L,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小车的最小长度.
点评:该题是相对运动的典型例题,要认真分析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判断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题中又涉及到电场力,难度增大了,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用假设法,使解题变的简单,适当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该题难度较大,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云南模拟)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段时间以来,“假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高三物理光的折射全反射专项训练 题型:填空题

折射率为n、长度为L的玻璃纤维置于空气中,若从A

端射入的光线能在玻璃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

射出,如图所示,求:

(1)光在A面上入射角的最大值.

(2)若光在纤维中恰能发生全反射,由A端射入到从B端   

射出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绕中心轴转动偏振片B,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则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θ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则偏振片A转过的角摩等干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