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4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点O,用一根长度为l=0.40 m的绝缘细线把质量为m=0.10 kg、带有正电荷的金属小球悬挂在O点,小球静止在B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现将小球拉至位置A使细线水平后由静止释放.求:

图14

(1)小球运动通过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g取10 m/s2,sin37°=0.60,cos37°=0.80)

(1) m/s (2)1.5 N

解析:(1)qE=mgtanθ=0.75mg,依动能定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汤姆生用来测定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真空管内的阴极K发出的电子(不计初速、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经加速电压加速后,穿过A′中心小孔沿中心轴O1O的方向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板P和P′间的区域.当极板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处,形成了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离到O′点,O′点与O点的竖直间距为d,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和P′间的区域,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场的强弱,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时,亮点重新回到O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的长度为L1,极板间距为b,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如图14所示).

图14

(1)求打在荧光屏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

(2)推导出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v0射向B球,如图14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与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求:

图14

(1)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

(2)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v0射向B球,如图14所示.C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求:

图14

(1)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

(2)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4所示,质量为2.0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受到一冲量后以某一速度在桌面上沿直线向右运动,运动到桌边B点后水平滑出落在水平地面C点。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桌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25m,AB两点的距离为4.0m, 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5m,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木块滑动到桌边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木块在A点受到的冲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