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研究电源电动势一定时路端电压随电源内电阻变化的规律,实验所用电源内阻可以在0.2Ω-1.2Ω之间连续变化.
(1)已知电源电动势为1.5V,改变电源内阻,由计算机将得到的路端电压U与相应的电流I的数据进行拟合的图线如图(b),则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2Ω,实验过程中路端电压U和内阻r的关系是U=$\frac{3}{2+r}$.
(2)现有L1“3V,3W”和L2“1.5V,0.75W”两个灯泡,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内阻可调电源4个,阻值为3Ω的定值电阻1个,阻值为1Ω的定值电阻2个,要求使两个灯泡都正常工作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请你在以上器材中合理选择,设计一个满足以上要求的方案,将你所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图(c)中的方框内,在图中标出灯泡L1、L2的位置及所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在该方案中4个电源的总内阻应该调整为r=1.5Ω.

分析 (1)由图象可求得电阻的阻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U和内阻r的关系;
(2)根据给出的灯泡,分析灯泡的内阻及电流,再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得出对应的实验电路图.

解答 解:(1)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阻值,则R=$\frac{0.56}{0.28}$=2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frac{E}{R+r}×R$=$\frac{1.5×2}{2+r}$=$\frac{3}{2+r}$;
(2)要使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电压应大于4.5V,故只能将四灯串联,电压为6V;
3V灯泡的电流I1=$\frac{3}{3}$=1A;1.5V灯泡的电流I2=$\frac{0.75}{1.5}$=0.5A;
故3V灯泡应在干路,1.5V灯泡应与某一电阻并联,因1.5V灯泡的电阻为3Ω;故只要与3Ω电阻并联即可;
此时需要电压为U=3+1.5=4.5V;
电流为:1A,只需内电阻r=$\frac{6-4.5}{1}$=1.5Ω即可;
因在满足条件的电路中所用电阻较小,故消耗的能量最小;
原理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2;$\frac{3}{2+r}$;(2)如图所示;1.5

点评 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路的规律,要注意第二小问中要灵活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R2、R3为滑动变阻器,C为平行板电容器.当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逐渐增大照在R1上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B.只将R3的滑动端P3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C.只将R2的滑动端P2向下端移动时,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D.断开开关S,带电微粒将向下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为《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必须测定摆锤的直径
(B)定位挡片的作用是改变摆锤的机械能
(C)摆锤下落的高度可由标尺盘直接测定
(D)摆锤每次都必须从摆锤释放器的位置以不同的速度向下运动

(2)某同学实验得到的数据界面如图(乙)所示,则摆锤经过C点的机械能约为0.03J,根据各点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物理学中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有三个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有一个不属于这种方法,这个概念是(  )
A.质点B.平均速度C.合力D.总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M、N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M质量为5kg,速度大小为10m/s,N质量为2kg,速度大小为5m/s,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40kg•m/s;两者相碰后,M仍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变为4m/s,则N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和B,其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C为竖直挡板,今将B压向A,弹簧被压缩,然后突然释放B,若弹簧刚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为v,那么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的大小应为(  )
A.0B.$\frac{v}{2}$C.vD.$\frac{\sqrt{2}}{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距地面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与等待已久的“天宫一号”实现多次交会对接,分离,于6月29日10时成功返回地面,下列关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知道“天宫一号”的绕行周期,再利用引力常量,就可算出地球的质量
B.在对接前“神舟九号”轨道应稍低于“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
C.在对接前,应让“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然后让“神舟九号”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
D.“神舟九号”返回地面时应在绕行轨道上先减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宇航员到达某星球的表面,在一定的高度h以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初速为v,已知小球落地的速度为$\sqrt{2}$v,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自传周期为T,求:
(1)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环绕星球表面飞行的卫星所需要的速度?
(2)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同步卫星,它距星球表面的高度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由Q处传播到P处用时0.6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波长为4m
B.波的频率为0.8Hz
C.该波的波速v=5m/s
D.x=2m处的质点在图示时刻振动方向向下
E.x=0m处的质点在图示时刻振动方向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