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
0.80
0.80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BC
BC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ccv2     B.Wccv      C.Wcc
1
v
         D.Wccv3
③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0表示)
分析: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求解B点速度.
②根据图象为过原点的曲线,结合数学函数知识分析.
③根据功的定义W=FS?COSα求解.
解答:解: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故
vB=
xC -xA
2T
=
0.2501-0.0901
2×0.1
=0.80m/s
故答案为:0.80m/s.
②图象为过原点的曲线,故W与v一定不是正比关系,也一定不是反比关系.
故答案为BC.
③根据功的定义,有
W0=mgh1
W=mgh2
解得
W=
h2
h1
W0

故答案为:
h2
h1
W0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探究功与动能变化关系”实验的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解题时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ccv2     B.Wccv      C.Wcc
1
v
         D.Wccv3
③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用h1、h2、W0表示)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四)(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ccv2     B.Wccv      C.         D.Wccv3
③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用h1、h2、W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杨贤江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ccv2     B.Wccv      C.         D.Wccv3
③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用h1、h2、W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 _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3)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用h1 、h2、W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