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且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万有引力常量是G,由此可以知道

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C.月球的平均密度 D.地球的平均密度

B

解析试题分析: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月球的质量消去了,A错;地球的质量,B对;月球的质量求不出,半径也不知,不能求月球密度,C错;由于不知道地球半径,故算不出地球的平均密度,D错;所以本题选择B。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小组用天文望远镜对一颗行星进行观测,发现该行星有一颗卫星,卫星在行星的表面附近绕行,并测得其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   )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行星的平均密度 D.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和2相切于Q点,轨道2和3相切于P点,设卫星在1轨道和3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1v3a1a3,在2轨道经过P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v2a2,且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周期分别为T1T2T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v1 > v3> v2 B.v1> v2 > v3
C.a1 >a2 > a3 D.T1 < T2 < 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0月1日,继 “嫦娥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之后, “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重要成果。“嫦娥二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 =" 100" km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二号在轨道上绕行的线速度为 
D.嫦娥二号轨道处的加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行星A绕 O点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行星B绕 O点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某时刻AO、BO刚好垂直,从此时刻算起,经多长时间它们第一次相距最远(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2年6月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 =3∶2,则可知     

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假设地球的卫星1和月球的卫星2,分别绕地球和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两颗卫星2的轨道半径相同。已知地球的质量大于月球的质量,两颗卫星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1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B.卫星1的动能较大
C.卫星1的周期较小
D.若卫星1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则它的质量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发射的“北斗系列”卫星中同步卫星到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在地球赤道上的观测站的向心加速度为a2,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的速率v2,向心加速度为a3,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