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重物,从深为H的井底提起并作直线运动,重物到井口时速度为O,一直细绳最大承受力为T.求用此绳提升此重物到井口的最短时间?

分析 由题意可知,“最大”承受力及“最短”作用时间均为本题的临界条件.提重物的作用时间越短,要求重物被提的加速度越大,而细绳的“最大”承受力这一临界条件又对“最短”时间附加了制约条件.显然这两个临界条件正是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最大”承受力及“最短”作用时间均为本题的临界条件.提重物的作用时间越短,要求重物被提开始阶段细绳以最大承受力T上提重物,使其以最大加速度加速上升;紧接着使重物以最大加速度减速上升(绳子松驰,物体竖直上抛),当重物减速为零时恰好到达井口,重物这样运动所需时间为最短.
加速上升过程:a=$\frac{T-mg}{m}$
x=$\frac{1}{2}a{t}_{1}^{2}$
减速上升过程做竖直上抛运动:H-x=$\frac{1}{2}g{t}_{2}^{2}$
又因为:at1=gt2
联立以上解得:t=$\frac{2HT}{g(T-mg)}$
答:用此绳提升此重物到井口的最短时间$\frac{2HT}{g(T-mg)}$.

点评 从本题挖掘出“最大”承受力及“最短”作用时间均为本题的临界条件.提重物的作用时间越短,要求重物被提的加速度越大,而细绳的“最大”承受力这一临界条件又对“最短”时间附加了制约条件.显然这两个临界条件正是解题的突破口;此题也可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甲、乙两地原来用500kV的超高压输电,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特高压输电,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  )
A.损失的电压将变为原来的$\frac{1}{2}$B.损失的电压将变为原来的2倍
C.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原来的$\frac{1}{2}$D.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原来的$\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电阻Rab=0.1Ω的导体ab沿光滑导线框向右做匀速运动线框中接有电阻R=0.4Ω,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B=0.1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导体的ab长度l=0.4m,运动速度v=10m/s.线框的电阻不计.求:
(1)ab两点间的电压为多少
(2)使导体ab向右匀速运动所需的外力F为多少
(3)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a所示,在坐标系xOy平面第一象限内有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规定向里为磁场正方向.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在t=0时刻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在t=T时刻到达直线OA的某点P(未画出),OA与x轴的夹角为60°.
(1)画出粒子在该过程中运动的轨迹
(2)求O、P两点间距离
(3)求磁场的变化周期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a)所示,光滑的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间距为L、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垂直跨接在导轨上,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且接触良好.在导轨平面上有一矩形区域内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磁场区域的右端,当磁场以速度v1匀速向右移动时,导体棒随之开始运动,同时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定阻力,并很快达到恒定速度,此时导体棒仍处于磁场区域内.

(1)判断导体棒ab中电流的方向;
(2)求导体棒所达到的恒定速度v2
(3)导体棒以恒定速度运动时,求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4)若t=0时磁场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较短时间后,导体棒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在时刻t导体棒瞬时速度大小为vt,求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Rx(阻值约18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5kΩ);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额定电流1A);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应采用图1给出的A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2)采用相应的电路进行实验后,表中记录了电阻箱阻值R及对应电流表A、电压表V的测量数据I、U,请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frac{I}{U}$-$\frac{1}{R}$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电阻Rx的测量值为17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次数12345
R/Ω812162024
I/A0.440.360.320.290.25
U/V2.302.402.562.602.70
$\frac{I}{U}$/V-10.190.150.120.110.09
$\frac{1}{R}$/Ω-10.130.080.060.050.03
(3)此实验中电阻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选填“相等”、“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中部放置一水银柱,管两端封闭,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水银柱恰好在中部,此时管内气体压强都为76cmHg,当管竖直放置时,水银柱上部空气柱为下部空气柱长的两倍,求馆内水银柱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离地面高度100m处有两只气球正在以同样大小的速率5m/s分别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在这两只气球上各落下一个物体,问这两个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差为(g=10m/s2)(  )
A.0B.1sC.2sD.0.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是m1和m2的两木块A、B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A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3m/s,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两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示信息可知(  )
A.t1时刻弹簧最短,t3时刻弹簧最长
B.从t1时刻到t2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1:2
D.t1时刻弹簧弹性势能大于t3时刻弹簧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