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D.小船在流动的河水中渡河,当实际轨迹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

分析 AB、通过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得知选项AB的正误.
C、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的变化,可知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由此可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继而可知合力的方向,即可得知选项C的正误.
D、通过对两种基本的渡河方式的理解,可知选项D的正误

解答 解:A、若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选项A错误.
B、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物体的速率会减小,所以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加速运动,选项B错误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合力始终指向圆心,选项C正确.
D、小船在流动的河水中渡河,当实际轨迹垂直于河岸渡河时,渡河位移最短,当船头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到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和渡河问题.对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由沿半径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对于渡河问题,要掌握两种渡河方式:一是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头始终指向河对岸),一是以最短位移渡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在沿河岸方向上的分量大小与河水的速度大小相等).还要注意不能满足垂直渡河时,渡河的最短距离的求解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电源和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会发生改变
B.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表示在1s内将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源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与是否接外电路无关
D.在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l0、下弧长为d0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连接并悬挂于O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长为2l0、下弧长为2d0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d0远小于L.先将线框拉开到如图所示位置,松手后让线框进入磁场,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线框从右侧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金属线框从左侧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C.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
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内做简谐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块的右端为m的小铜块,现给铜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铜块向左滑行并与固定在木板左端的长度为l的轻弹簧相碰,碰后返回且恰好停在长木板右端,则轻弹簧与铜块相碰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frac{mM}{4(M+m)}$${v}_{0}^{2}$,整个过程中转化为内能的机械能为$\frac{mM}{2(m+M)}$${v}_{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要测定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2Ω,额定电流为2A
B.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为r1=0.2Ω
C.电流表A2量程为3.0A,内阻r2约为0.2Ω
D.变阻器R1值为0-10Ω
E.变阻器R2值为0-1kΩ
F.定值电阻R3=10Ω
G.定值电阻R4=100Ω
H.电源E:电动势E约为9V,内阻很小
I.单刀单掷开关两个Sl和S2,导线若干.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表、A2表的读数Il、I2,然后利用Il-I2图象求出线圈的电阻RL
(1)实验中定值电阻应该选F,滑动变阻器应选择D.(请填器材序号)
(2)请在方框内补全实验电路原理图2(器材用适当的符号表示).
(3)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s2
(4)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I2-I1图象,如图1所示,则线圈的直流电阻值为RL=2.0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高为H的光滑滑梯,滑梯的下端水平,距地面的高度为h.小孩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由B处滑出滑梯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OP=d.设h和d已知,则小孩从B滑出的速度为d$\sqrt{\frac{g}{2h}}$,高度H=$\frac{{d}^{2}}{4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F=G$\frac{Mm}{{r}^{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frac{1}{4}$
C.根据公式F=G$\frac{Mm}{{r}^{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frac{{\sqrt{2}}}{2}$
D.根据上述选项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frac{\sqrt{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条河宽100m,各处水流均匀速运动,速度为3m/s.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若小船在过河过程中始终保持船头方向不变,关于小船过河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0sB.船的实际速度可能为5m/s
C.船不可以垂直到达正对岸D.船的实际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S,长木板的右端固定一半径为R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的下端与木板水平相切但不相连.质量为m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sqrt{2gR}$从圆弧的顶端沿圆弧下滑,当B到达最低点时,B从A右端的上表面水平滑入(滑入后将右侧四分之一圆弧撤去).A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A足够长,B不会从A表面滑出;重力加速度为g.试分析下列问题:

(1)滑块B到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1
(2)A与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求S满足的条件;
(3)S在满足(2)条件下,讨论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