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由于翅膀退化它已经不会飞了。鸟起飞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对它向上的力f足够大,计算f大小的公式为:f=cρSv2,式中c是一个无量纲的比例常数,ρ是空气密度,S是鸟翅膀的面积,v是鸟起飞时的速度。为了估算鸟起飞时的速度v,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几何相似性假设:设鸟的几何线度为l,则鸟的质量与l3成正比,翅膀的面积S与l2成正比。已知燕子起飞时的速度约为20km/h,鸵鸟的几何线度大约是燕子的25倍。由此可估算出若要使鸵鸟能起飞,鸵鸟的速度必须达到

A.50km/h B.100km/h C.200km/h D.500km/h

 

B

【解析】

试题分析:假设鸟的质量与的比例为,翅膀面积的比例系数为,则鸟起飞时必须满足,整理得起飞速度,鸵鸟线度时燕子的25倍,带入可得鸵鸟起飞速度是燕子的5倍,所以燕子起飞的速度,对照选项B正确。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高三零诊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t=0.2s时C点开始振动,则(  )

A.t=0.15s时,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B.t=0.3s时,质点B将到达质点C的位置

C.t=0到t=0.6s时间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D.t=0.15s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理综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示意图,为圆轨道,为椭圆轨道,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C、D为两轨道交点。己知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速度方向与AB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卫星的运动周期相同

B.卫星在轨道的速率为v0,卫星在轨道B点的速率为vB,则v0<vB

C.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D.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某一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能精确得出或估算得出的物理量有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D.物体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1所示,一长为l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空间存在一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所带电荷的性质,并求出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

(2)如图2所示,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释放小球,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a.求小球摆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m的大小;

b.三位同学对小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F进行了讨论:第一位同学认为;第二位同学认为F<mg;第三位同学认为F=mg。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请给出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4:1电阻R=55Ω。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则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为

A.0.25A B.1.0A C.4.0A D.1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g,m=10g、15g 、20g、25g、30g、40g

BM=200g,m =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 =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 =20 g、40g、60g、80g、100g、120g

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关于小车的加速度a的计算方法,产生误差较小的算法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A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则两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于

A.5:4 B.3:2 C.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三5月统测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车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质量为M= 8kg,在小车水平面A处放有质量为m=2kg的物块,AB段是粗糙的水平面,BC是一段光滑的圆弧,在B点处与AB相切,现给物块一个V0=5m/s的初速度,物块便沿AB滑行,并沿BC上升,然后又能返回,最后恰好回到A点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求:

从物块开始滑动至返回A点整个过程中,小车与物块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物块沿BC弧上升相对AB平面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