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交流电频率为50Hz):

(一)   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

(二)    

根据图乙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另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实验数据(表中F表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1)       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a-F图线;

    (2)根据图表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没有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小车质量太大

E、砂桶和砂的质量太大

 


(一)0.20m/s     0.40m/s2(误差在0.02范围内均可得分)

(二) (1)如图(图线作成折线或曲线均不能得分)

   (2)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
②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
③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地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6点所示;
④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距离,分别记作x1、x2、x3…x6
⑤通过测量和计算,判断出小车沿平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该同学测量的数据可以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
1
36
[(s4+s5+s6)-(s1+s2+s3)]f2
1
36
[(s4+s5+s6)-(s1+s2+s3)]f2

若该同学在实验中用量角器还测出了平板斜面的倾角α,且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则在以下物理量中,还能计算出
D
D

A.小车的质量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C.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D.小车与平板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x.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再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条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丁所示,则图丁的示数x2=
8.95
8.95
mm.如果实验所用双缝之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光的波长λ=
5.87×10-7
5.87×10-7
nm(保留3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南京二模)(1)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中,调节好亮斑后,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衰减旋钮置于最高档,“Y输入”空置,从“X输入”与“地”之间输入扫描电压.若要使亮斑从荧光屏左端匀速移向右端,且到达右端后立即返回左端,则应在“X输入”与“地”之间加怎样的电压(只须在图中作出此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演示单摆的振动图象,细砂从摆动着的漏斗的底部均匀漏出,纸板匀速移动,移动方向与摆动方向垂直,漏在纸板上的细砂排成粗细变化的一条曲线,如图乙所示.观察这条曲线,找出其形态特征,并由此说明砂摆的摆动规律.(要求列出两条,为叙述方便,可在图上标注字母)
形态特征①:
整体上接近正弦(余弦)曲线
整体上接近正弦(余弦)曲线
,说明砂摆
摆动(接近于)是简谐运动
摆动(接近于)是简谐运动

形态特征②:
粗细不均匀
粗细不均匀
,说明砂摆
摆动过程中速度变化
摆动过程中速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0Ω的待测电阻,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①调节
 
,使电表指针停在表盘左侧的零刻度线处.
②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
 
位置.(填“×1”、“×10”、“×100”或“×1k”)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将两表笔短接,调节
 
,使电表指针指向表盘右侧的零刻度线处.
④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⑤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精英家教网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2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8点所示.
c.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分别记作x0、x1、x2…x8
d.分别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1、2、3…7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1、v2、v3…v7
e.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v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v-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表1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其中x5未测定,请你根据图乙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1中.
表1:
符  号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刻度数值/cm 0 1.12 2.75 4.86 7.49 14.19 18.27 22.03
②表2记录的是该同学根据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你根据表1中x5和x7计算出v6的值,并填入表2中.
表2:
符  号 v1 v2 v3 v4 v5 v6 v7
速度数值/(m?s-1 0.34 0.47 0.59 0.72 0.84 0.98
③该同学在图丙中已标出v1、v2、v3、v4、v5和v7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v6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线.
④根据v-t图线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为验证上述结果,该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记为T,并做了以下的计算:a1=
(x2-x1)-(x1-x0)
T2
a2=
(x4-x3)-(x3-x2)
T2
a3=
(x6-x5)-(x5-x4)
T2
a4=
(x8-x7)-(x7-x6)
T2

求出其平均值a′=
a1+a2+a3+a4
4
.你认为a和a′哪个更准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轨道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隔1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8点所示.
c.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分别记作x0、x1、x2…x8
d.分别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1、2、3…7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1、v2、v3…v7
e.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v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v-t图线.
精英家教网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表1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其中x5未测定,请你根据图乙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1中.
表1:
符  号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刻度数值/cm 0 1.12 2.75 4.86 7.49 14.19 18.27 22.03
(2)表2记录的是该同学根据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你根据表1中x2和x4计算出v3的值,并填入表2中.
表2:
符  号 v1 v2 v3 v4 v5 v6 v7
速度数/(m?s-1 0.34 0.47
 
0.72 0.84 0.96 0.98
(3)请替该同学在答题纸上图中画出v-t图线.
(4)根据v-t图线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