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一名消防员在模拟演习调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若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g取10m/s2,则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吸收的热量,求:

①状态B的体积;

②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一客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车尾的后面离车头为s远的地方有一乘客以某一恒定速度正在追赶这列客车,已知司机从车头反光镜内能看到离车头的最远距离为s0(即人离车头距离超过s0,司机不能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同时司机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的像必须持续时间在t0内才能会注意到该人,这样才能制动客车使车停下来,该乘客要想乘坐上这列客车,追赶客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所满足条件的表达式是什么? 若a=1.0m/s2,s=30m,s0=20m,t0=4.0s,求v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探路兵发射升空,为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探路,并在8天后以“跳跃式返回技术”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返回技术”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R,地心到d点距离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五号”在b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嫦娥五号”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

C. “嫦娥五号”在a点速率大于在c点的速率

D. “嫦娥五号”在c点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BC为半径等于m竖直放置的光滑细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端C连接倾斜角为45°、动摩擦因数μ=0.6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某处A点以v0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从B点进入细圆管,小球从进入圆管开始受到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5N的作用,当小球运动到圆管的末端C时作用力F立即消失,小球能平滑地冲上粗糙斜面.(g=10m/s2)求:

(1)小球从O点的正上方某处A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为多少?OA的距离为多少?

(2)小球在圆管中运动时对圆管的压力是多少?

(3)小球在CD斜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引力波、参考系拖拽……等各种不可思议的天文现象,这些在当时乃至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现象被逐一发现,更加印证了广义相对论理论的伟大。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它来源于距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质量分别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互相绕转最后合并的过程。合并前两个黑洞互相绕转形成一个双星系统,关于此双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黑洞绕行的角速度相等

B. 两个黑洞绕行的线速度相等

C. 两个黑洞绕行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D. 质量大的黑洞旋转半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限时训练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半圆弧与粗糙水平面平滑连接,轻弹簧一端与墙壁连接,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小滑块接触但不连接,小滑块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静止于P点,P点与圆弧最低点A的间距为R。某时刻将小滑块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到达A点之前已与弹簧分离,此后恰好能到达圆弧最高点C。已知小滑块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上述过程中弹簧对小滑块做的功为( )

A.2mgR B.2.5 mgR C.3 mgR D.3.5 m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上11.20周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实验中所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s打一次点。

②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

③在②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内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秤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