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4Ω,R1=2Ω,R2的变化范围是0~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5WB.R1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W
C.R1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5WD.R2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5W

分析 当电源的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将R1看成电源的内阻,当等效电源的内阻与R2相等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根据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求解.

解答 解:A、当电源的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Pm=$\frac{{E}^{2}}{4r}$=$\frac{{6}^{2}}{4×4}$=2.25W,故A正确.
BC、当R2=0时,电路中电流最大,R1消耗的功率最大,R1消耗的最大功率 Pm1=($\frac{E}{{R}_{1}+r}$)2R1=($\frac{6}{2+4}$)2×2=2W,故B正确,C错误.
D、将R1看成电源的内阻,当R2=R1+r=6Ω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R2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Pm2=($\frac{E}{2{R}_{2}}$)2R2=($\frac{6}{2×6}$)2×6=1.5W,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一个结论并能灵活运用:当电源的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要能运用等效法分析可变电阻功率的最大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固定一间距L=0.5m的两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滑动变阻器R,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1Ω,一质量m=20g的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10T,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取g=10m/s2
(1)若导轨光滑,要保持金属棒在导轨上静止,求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
(2)若金属棒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sqrt{3}}{6}$,金属棒要在导轨上保持静止,求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3)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突然调节为23Ω时,求金属棒的加速度a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一列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隔可忽路不计.一个人站在站台上与第1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量第1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s.则从第5节车厢开始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多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平直公路上有三根电线杆A、B、C间隔均为60m,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A到B和从B到C所用时间分别为4s和6s,试求汽车经过A、B、C三根电线杆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个初速为零的物体,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2a
B.ts末的速度比(t-1)s末的速度大2a
C.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1:4:9
D.1s末、3s末、5s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两次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C.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的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电压表有读数,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示数增大量为△U.对此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小于△U
B.可变电阻R阻值增大,流过它的电流增大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frac{△U}{R_2}$
D.路端电压一定增大,增大量小于△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2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3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3.90m/s;
(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从O到B,动能的增加量$△{E}_{k}=\frac{1}{2}m{{v}_{B}}^{2}=\frac{1}{2}×m×3.9{0}^{2}$≈7.61mJ,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_{p}=mgh=m×9.8×78.57×1{0}^{-2}$≈7.70mJ,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B.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负电荷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移动
C.对某一正电荷而言,放入点的电势越高,该电荷的电势能越大
D.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