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崇明县二模)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题)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BC
BC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2=N3=4
C.钩码的个数N1=2,N3=3,N2=4
D.钩码的个数N1=1,N2=3,N3=5
(2)(多选)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C
AC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
A
A

A.Fd是Fc的平衡力
B.Fa、Fb的合力是Fc
C.Fe、Fd大小一定相等
D.Fe和Fd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
分析:(1)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所以O点受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个力的大小,三力应能构成三角形
(2)记录节点的位置和力的大小和方向
(3)明确“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区别
解答:解:(1)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个力的大小,三力应能构成三角形,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时,由于N1N2间必定有夹角,故A不成立,故A错误
B、钩码的个数N1=N2=N3=4时,若满足两力夹角120°,可以平衡,故B正确
C、钩码的个数N1=2,N3=3,N2=4时,满足力三角形的条件,故C正确
D、钩码的个数N1=1,N2=3,N3=5时,不能构成力三角形,故D错误
故选BC
(2)A、达到平衡后,需要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故A正确
B、绳子的长度没有意义,需要的是方向,故B错误
C、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故需要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故C正确
D、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无需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C
(3)A、Fd是理论值,是Fc的平衡力,故A正确
B、有图可看出,Fa、Fb的合力是FC,
C、Fe、Fd大小为理论值与实际值得关系,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Fe和Fd不重合,说明理论与实验之间有误差,不代表实验失败,故D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1)( B C)(2)( A C ) (3)( A )
点评:掌握三力平衡的条件,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从力的图示角度去作图分析,明确“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崇明县二模)如图所示,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崇明县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竿上分别套有A、B两个质量均为m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C、D,当它们都沿滑竿向下滑动并保持相对静止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崇明县二模)如图所示,正方形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第二次用0.9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上海市崇明县二模)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Ⅰ与电源Ⅱ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曲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则:

       A.电源Ⅰ与电源Ⅱ的内阻之比为12∶7

       B.电源Ⅰ与电源Ⅱ的电动势之比为7∶12

       C.若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I和电源II单独连接,则小灯泡的电阻之比为35∶24

       D.若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I和电源II单独连接,则电源I和电源II输出功率之比为10∶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