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B.光电效应现象中,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温度、压强有关
D.重核裂变反应过程中出现质量亏损会导致方程两边质量数不守恒
E.处于n=3能级状态的一个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

分析 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
所有的核反应的过程中的质量数都是守恒的;
根据数学组合公式${C}_{n}^{2}$求出氢原子最多放出不同频率光子的种数.

解答 解: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故A正确;
B、光电效应现象中,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故B正确;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故C错误;
D、重核裂变反应过程中出现质量亏损会导致方程两边质量不守恒,但质量数是守恒的.故D错误;
E、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进时,由${C}_{3}^{2}=3$知:最多可产生3个不同频率的光子,故E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D

点评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对于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大都需要记忆,因此注意平时多加积累;正确理解氢原子的跃迁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写出两处即可):

①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2是他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为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0.231m/s,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6m/s2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发现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其主要原因是D.
A.重物的质最过大    B.重物的体积过小
C.电源的电压偏低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关系式E=I(R+r)可知,电源电动势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电路的总电阻(R+r)共同决定
B.从关系式R=$\frac{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从关系式I=$\frac{E}{R+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电动势成正比,跟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D.从关系式R=$\frac{U}{I}$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一列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隔可忽路不计.一个人站在站台上与第1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量第1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s.则从第5节车厢开始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多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为零,则该处磁场感应强度一定为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为零,则该处场强一定为零
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磁感线方向相同
C.带电粒子平行电场线或磁感应线分别进入电场或磁场,粒子运动方向不会改变
D.带电粒子垂直于磁感线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将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和类平抛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平直公路上有三根电线杆A、B、C间隔均为60m,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A到B和从B到C所用时间分别为4s和6s,试求汽车经过A、B、C三根电线杆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个初速为零的物体,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2a
B.ts末的速度比(t-1)s末的速度大2a
C.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1:4:9
D.1s末、3s末、5s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的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电压表有读数,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示数增大量为△U.对此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小于△U
B.可变电阻R阻值增大,流过它的电流增大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frac{△U}{R_2}$
D.路端电压一定增大,增大量小于△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正确的是(  )
A.V2的示数增大B.电源输出功率在减小
C.△U3与△I的比值在减小D.△U1大于△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