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蓄电池( )

A. 两极间的电压一定为2 V

B. 1 s内将2 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 每通过1 C电量,将2 J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普通干电池大

【答案】D

【解析】

电动势与电池接不接入电路无关,但电源两极之间的电压与外电路有关,电源的电动势是2V,但两极之间的电压不一定等于2V.故A错误;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表示非静电力将1C的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送到正极时所做的功为2J,即电能增加2J,与时间无关,故B错误;电路中每通过1 C电荷量,铅蓄电池将1C的正电荷从负极移至正极的过程中,克服静电力做功,故电势能增加2J,即2J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电动势大,转化本领大.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则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大,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动力小车上固定一直角硬杆ABC,分别系在水平直杆AB两端的轻弹簧和细线将小球P悬吊起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P的质量为m,当小车静止时,请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为,此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___;当小车沿水平地面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而达到稳定状态时,轻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仍为,此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P0匀速行驶,行驶的速度为v0.由于前方出现险情,汽车要减速慢行,驾驶员在tl时刻将发动机的功率减半,以的恒定功率行驶到t2时刻通过险情区,驾驶员立即将功率增大到P0,以恒定功率P0继续向前行驶到t3时刻,则0~t3这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可以移动

E.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 点离地面的高度

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 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2/span>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三点的距离分别为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滑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静止开始向B点运动,到达B点时外力F突然撤去,滑块随即冲上半径为光滑圆弧面小车,小车立即沿光滑的水平面PQ运动设:开始时平面AB与圆弧CD相切,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车质量,不计能量损失求:

滑块到达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大?

滑块第二次通过C点时,小车与滑块的速度多大?

滑块从D点滑出后再返回到D点这一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特种兵过山谷的简化示意图。将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两端固定在相距d20mA、B两等高点,∠APB=α=53°。绳上挂一小滑轮P,战士们相互配合,沿着绳子滑到对面。如图所示,战士甲(图中未画出)水平拉住滑轮,质量为50kg的战士乙吊在滑轮上,脚离地,处于静止状态,此时AP竖直。然后战士甲将滑轮释放。若不计滑轮摩擦及空气阻力,也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

(1)战士甲释放滑轮前对滑轮的水平拉力F

(2)假如B靠近A,绳长不变,F将如何变化简述理由。

(3)不改变d情况下将滑轮释放,战士乙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物体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由图线可知 (  )

A. 物体A的质量mA=2 kg

B. 物体A的质量mA=6 kg

C. 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D. 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7°,一带有正电的小物体质量为m,电荷量为q,置于斜面上,当沿水平方向加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时,带电小物体恰好静止在斜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变化为原来的,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原来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

2)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3)沿斜面下滑距离为l=0.5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如图所示,菜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刀刃前部的横截面顶角较小,后部的顶角较大,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A. 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