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一个焦距为36厘米的凸透镜,在主轴上垂直放置一支蜡烛,得到一个放大率为4的虚像.如果想得到放大率为4的实像,蜡烛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少?
先求蜡烛的原位置
由放大率公式:
v
u
=4
得v1=-4u1     ①
由透镜成像公式
1
u1
+
1
v1
=
1
f
   ②
解得:u1=
3f
4

再求蜡烛移动后的位置,由放大率公式得
v2=4u2              ③
由透镜成像公式
1
u2
+
1
v2
=
1
f
           ④
解得:u2=
5f
4

所以蜡烛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移动的距离为
u2-u1=(
5
4
-
3
4
)f=
1
2
f=18厘米
答:蜡烛应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移动18厘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薄玻璃片制成一个中间空的三棱镜放入水中,当一束白光从一个侧面斜射入并从三棱镜通过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色光都向顶角偏折
B.各色光都向底面偏折
C.红色光的偏折角比紫光的大
D.红色光的偏折角比紫光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个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θ1略大于θ2,两单色光A和B分别垂直入射三棱镜,其出射光线与第二界面的夹角φ1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的话,换B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A光容易体现波动性,B光容易体现粒子性
C.在棱镜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大
D.把此两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产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列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把太阳光汇聚于一点
B.凸透镜对光束一定起会聚作用
C.当物体以v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的像时,镜中的像则以2v的速度远离镜
D.在小孔相机、潜望镜、幻灯机正常工作时,都能形成放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和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m
D.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下图a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的距离L1=6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单缝宽d1=0.10mm,双缝间距d2=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度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下图b所示),记下此时手轮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刻度。

①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下图c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mm。
②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求得的波长值是__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双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离变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及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