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曲线,由图可知(  )
A.电源电动势为3V
B.电源内电阻为$\frac{1}{3}$Ω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
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

分析 本题的关键要明确U-I图象中图象斜率和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写出U与I的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斜率与截距的概念即可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解答 解:A、B: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rI+E,可见U-I图象的纵轴截距即为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源的内电阻r,由图象可得:
电动势 E=2V,内阻 r=$\frac{2-0.8}{6}$Ω=0.2Ω,故AB错误;
C、当外电阻为0时,电源短路,则短路电流 I=$\frac{E}{r}$=$\frac{2}{0.2}$A=10A,故C错误;
D、当U=1V时,由E=U+Ir可得,I=$\frac{E-U}{r}$=$\frac{2-1}{0.2}$A=5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明确处理物理图象的思路是首先根据物理规律写出有关表示纵轴与横轴物理量的表达式,然后借助函数的概念明确斜率和截距的含义,求解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0时刻,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B.速度逐步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

(1)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其k值.下表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在图乙中作出F-x图象.
拉力F/N5.010.015.020.025.0
伸长量x/cm1.603.204.806.408.00
(2)由以上实验可求出该橡皮筋的k值为3.1×102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合力的方法,如图丙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只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不需要测出橡皮筋的原长
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
C.以OB、OC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长度与OA相等
D.多次实验中即使O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 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 ”舰 在大海中的位置
D.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姿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 其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4s和4~6s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s内位移是30m
B.0~4s的平均速度是5m/s
C.0~4s运动方向与4~6s 的运动方向相反
D.0~4s的加速度和4~6s 的加速度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取一只扁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如图).用手捏玻璃瓶,可以看到透明细管中的水面变化,这一实验的目的是(  )
A.说明玻璃瓶中的水可以发生形变B.说明玻璃瓶可以发生形变
C.验证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成正比D.验证水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强电场中各处场强相等,电势也相等
B.等势体内各点电势相等.场强为零
C.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木块静止于倾角θ=37°的斜面上.绳PB与木块相连,绳PA固定在A点.P为绳PA和PB的结点.一劲度系数k=2×103N/m的弹簧,其伸长量为4×10-3m,弹簧的拉力使得绳PA偏离竖直方向θ=37°角.绳PB成水平方向.试求:
(1)弹簧的拉力.
(2)绳PB的拉力.
(3)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与弹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如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表中信息求:
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
正常x1酒后x2正常x3酒后x4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46.7
(1)汽车制动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2)若酒后驾驶汽车以25m/s的加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问能不能安全停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