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这时测出的n值将
无影响
无影响
(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4)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于NN'于D点,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
1.5
1.5
分析:(1、2、3)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原理是折射定律n=
sini
sinr
,作出光路图,分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误差,来确定折射率的误差.
(4)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结合折射定律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大小.
解答:解:(1)如下左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则由折射定律n=
sini
sinr
得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2)如下右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可见,入射角没有变化,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大,则由n=
sini
sinr
得知,测得的折射率将变小.
(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由于入射角和折射角均准确,测得折射率无影响.
(4)根据折射定律得,n=
sin∠AOB
sin∠DOC
=
AB
CD
=
102-82
4
=1.5

故答案为:(1)不变,(2)偏小,(3)无影响,(4)1.5.
点评:对于实验误差,要紧扣实验原理,用作图法,确定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误差,即可分析折射率的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自觉地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1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值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自觉地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2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如图3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径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
插上P3后,使P3刚好能够挡住P1、P2的像,
插上P3后,使P3刚好能够挡住P1、P2的像,
.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sinβ
sinα
sinβ
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做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n=
cosθ1
cosθ2
n=
cosθ1
cosθ2
(用图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少误差,应选用宽度
(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的两直线aa′和bb′后,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中的虚线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
不变
不变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用图1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
 
(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精英家教网
(2)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
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
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
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
(3)如图3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器   材 规       格
待测电阻Rx
电源E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电流表A
滑动变阻器R
开关S,导线若干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
量程2.0V,内阻r1=1000Ω
量程5.0V,内阻r2=2500Ω
量程3.0A,内阻r=0.10Ω
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
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的两个界面aa′、bb′后,不自觉地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2所示.则他测出的玻璃的折射率将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图2                                                     图3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自觉地将两界面aa′、bb′间距离画得比玻璃砖宽大了些,如图3.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