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到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末端有绳套,将弹簧秤挂在绳套上,拉动细绳,进行实验,关于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该始终处于两细绳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位置; 
C.用弹簧秤拉动时,应保持弹簧秤与水平木板良好接触; 
D.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将橡皮条与绳子的节点拉到相同位置; 
E.只需要记录下两个弹簧秤一起拉动时细绳的方向,秤的示数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确定。
(2)某同学在进行本次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先用两个弹簧秤成角度的将橡皮筋拉长至O点(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左侧弹簧秤拉动方向不变,并缓慢的加大拉力,为了维持O点位置不变,β需要      (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右侧弹簧秤示数也会随之变化,变化情况为:     (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1)D;(2)“变大”;“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试题分析:(1)两根细绳的长短对实验没有影响,A错误;橡皮条拉到适当位置,但不一定在角平分线上,B错误;用弹簧秤拉动时,应保持弹簧秤与水平木板平行,C错误;效果相同,两次必须将橡皮条与绳子的节点拉到相一位置,D正确;记录时应计下,两个弹簧拉动时细绳的方向,秤的示数示数,及O点位置,E错误。
(2)根据三角形法则,由于合力不变,随着左侧拉力越来越大,右侧弹簧的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拉力大小是“先变小后变大”,当两个力垂直时,右侧拉力最小。

考点:力的合力与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相等.

(1)(多选题)在用细线悬挂钩码前,下列措施中哪些是必要的(   )
(A)判断力矩盘是否处在竖直平面           (B)判断横杆MN是否严格保持水平
(C)判断力矩盘与转轴间的摩擦是否足够小   (D)判断力矩盘的重心是否位于盘中心
(2)在力矩盘上A、B、C三点分别用细线悬挂钩码后,力矩盘平衡,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钩码所受重力为1 N,则此时弹簧秤示数应为________N.
(3)若实验前,弹簧秤已有0.2 N的示数,实验时忘记对弹簧秤进行调零,则完成实验后测量出的顺时针力矩与逆时针力矩相比,会出现M______M(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电键。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依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相应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图2所示的U-R图像。
        
(1)用待测电阻R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利用U-R图像可得Rx=_______Ω。
(2)若电路中使用的电源为一组新的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其内阻可忽略不计,根据U-R图像可得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V;滑动变阻器R′此时的阻值为R′=_______Ω。
(3)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U-R图像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为了消除这一因素造成的影响,现找来一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换接在a、b之间,则应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并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经过这样调节之后,只要保持滑动变阻器R′阻值不再变化,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用待测电阻Rx替换定值电阻,利用U-R图像实现对待测电阻Rx的准确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获得不同的射程,最后做出如图b所示的图像。

(1)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2)实验中发现超过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
(3)若最后得到的图像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实验中,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点求得,小车的合外力F可以用砂和砂桶总重量代替。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保持砂和砂桶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沙桶和沙子质量m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10m/s2


(1)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合外力F的关系,请按照图(b)方格坐标纸中所选择的单位,描点作图。
(2)写出一条上面对提高本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放在水平玻璃板上,测出弹簧的全长为L1
(2)将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测出其全长为L2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3;以后,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的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4至L9,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数值(cm)
25.20
25.35
27.35
29.35
31.30
33.40
35.35
37.40
39.30
(4)下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则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1或L2或L3”)。

(5)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图中各长度的单位为:cm

(1)由图判断小车做        运动。(填“匀速”或“加速”)
(2)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B=     m/s, VC=     m/s ,  VD=    m/s
(3)BE间的平均速度VBE =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 s。

(1)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则vD=______ m/s,vC=______m/s,vB=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所示.下图是打出的纸
带一段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选A、B、C……等7个点为计数点,且
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如图所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m/s2.
②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m1
D.滑块的质量m2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