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后,速度如何变化?画出v-t图象.

分析 A,B光滑,受力分析得:A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后AB速度相等,画出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即可求解.

解答 解:对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
F1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时,对A有:
F-F1=ma
对B有:F1=ma
得:${F}_{1}=\frac{F}{2}$
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加速度,之后A的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加速度.
v-t图象如右图所示:
答:从静止开始到第一次速度相等后,A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

点评 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确定AB的运动性质,再据此作出运动的v-t图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两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在+x轴上每一点的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x0处的电势为零,x=x1处的电势最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x0处的电场强度为零B.x=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q1带正电、q2带负电D.q1的电荷量比q2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质量为M=6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为6kg,停在B的左端.质量为1kg的小球用长为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0.2m,物块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求:(1)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为使A不滑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 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官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之比为(  )
A.$\frac{R-d}{R+h}$B.$\frac{(R-d)^{2}}{(R+h)^{2}}$C.$\frac{(R-d)(R+h)}{{R}^{2}}$D.$\frac{(R-d)(R+h)^{2}}{{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轨道内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可沿轨道上、下运动,物体与轨道间的最大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大小都为f=$\frac{mg}{4}$.已知弹簧弹性势能EP=$\frac{1}{2}$kx2,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离弹簧为H的高度从静止下落.试求:
(1)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到刚与弹簧接触所经历的时间t;
(2)物体到达最低位置时,求弹簧的最大形变量x;
(3)物体到达最低位置后能否回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从最低位置第一次回弹
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v0=3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
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min=1.44m
D.当θ=45°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停在斜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学家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超重元素的原子核${\;}_{Z}^{A}$X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_{100}^{253}$Fm.则元素${\;}_{Z}^{A}$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112、265B.112、277C.124、259D.124、2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一个转动的圆筒,如图所示,外表有螺旋斜条纹,人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使眼睛产生的错觉.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d,如果观察到条纹以速度v向上运动,则从下往上看圆筒的转动情况是(  )
A.顺时针转速n=$\frac{v}{2πd}$B.顺时针转速n=$\frac{v}{d}$
C.逆时针转速n=$\frac{v}{2πd}$D.逆时针转速n=$\frac{v}{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足够长的“U”形金属框ABCD,导体棒MN沿导轨向下运动,t=0时,ABMN回路中磁通量为2.0Wb,t=5s时回路中磁通量为10Wb,求:
(1)0~5s内磁通量的变化量;
(2)这短时间内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