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1)本实验备有下列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秒表、天平(带有一套砝码)、纸带、复写纸、细线、低压直流电源、砝码、小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桶、砂子、垫木、导线。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2)某同学在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下图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他测得AB长为5.99cm,BC长为8.57、CD长为11.16cm,DE长为13.72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    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B.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该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并且在小桶内装入砂子。

C.实验中应该始终保持小桶和砂的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

D.作a-F或a-1/M的图线时,应该用直线连接所有点。

(1)  小车及车内砝码  3分  秒表   、 低压直流电源  4分 低压交流电源    3分

(2)__ 2.58  4分 (其它结果一律不得分)         (3)   AC     4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填空题

(1)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BD

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C.当改变小车或砂桶质量时应再次平衡摩擦力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流表(量程0.6A、3A);             
(b) 电压表(量程3V、15V)
(c) 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 定值电阻(阻值100Ω,额定功率200W)
(e) 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那么
①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3
3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0.6
0.6
A; R0应选择
1
1
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
0-10
0-10
Ω的滑动变阻器.
②误差分析:电动势的测量值E
真实值E;内阻的测量值r
真实值r(选填>、<或=)
③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3所示,从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1.5
1.5
V,待测干电池的内电阻为
1.0
1.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1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以下几项中必须注意的是
C
C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X,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X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
20
N/m
(2)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
(如有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
交流
交流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②试验中,(如甲图)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一头连着纸带一头连着沙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请指出此步骤的错漏
应该撤去沙桶
应该撤去沙桶

③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0.50
0.50
m/S2
④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F图象,则小车和砧码的总质量M为
1.0kg
1.0kg
,其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太小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太小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8分)(1)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以下几项中必须注意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X,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X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N/m

(2)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如有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②试验中,(如甲图)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一头连着纸带一头连着沙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请指出此步骤的错漏_____;

③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m/S2

④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  F图象,则小车和砧码的总质量M为_________,其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县白马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填空题

(1)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C.当改变小车或砂桶质量时应再次平衡摩擦力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流表(量程0.6A、3A);             
(b) 电压表(量程3V、15V)
(c) 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 定值电阻(阻值100Ω,额定功率200W)
(e) 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那么
①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A; R应选择    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    Ω的滑动变阻器.
②误差分析:电动势的测量值E    真实值E;内阻的测量值r    真实值r(选填>、<或=)
③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3所示,从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待测干电池的内电阻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