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sqrt{2}$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在柱体内恰好发生全反射,且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端面B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该光束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

分析 光线从A端口的最右边一点射入,发生两次全反射,垂直射出;结合光路的可逆性,作出光路图;由折射定律和几何知识结合求解.

解答 解:由于光只发生两次全反射,且与A、B端面都垂直,所以光线在透明柱体内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均为45°.
光线在柱体内恰好发生全反射,则有 sin45°=$\frac{1}{n}$,得 n=$\sqrt{2}$
光线在透明柱体内的路程 s=4r
光线在透明柱体内的速度 v=$\frac{c}{\sqrt{2}}$
所以该光束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 t=$\frac{s}{v}$=$\frac{4\sqrt{2}r}{c}$
答:该光束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frac{4\sqrt{2}r}{c}$.

点评 本题考查全反射,解题的关键在于题目中几何关系的应用,只有根据几何关系解出临界角的正弦才能求出正确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0,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点A处将速率降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于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求:
(1)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
(2)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时经A点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是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K是光电管的阴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端应是电源的正极
B.只要有光照射K,衔铁就被电磁铁吸引
C.只要照射K的光强度足够大,衔铁就被电磁铁吸引
D.只有照射K的光频率足够大,衔铁才被电磁铁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牵引纸带打下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A、B、C、D、E、F、G、H、I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f=50Hz的交流电源.

分析纸带可知,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3.0m/s2后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v=1.4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DIS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实验教学软件构成的数字化实验系统.某实验小组“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摆球(连同遮光片J)每次都从同一位置M下摆,传感器K分别固定在A、B、C、D采集数据,D点为摆球通过的最低点.在一次实验中以图象方式采集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所显示的图象如图(b)所示.图象的横轴表示摆球距离D点的高度^,纵轴表示摆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不计空气阻力).

(1)图(b)中的图象表示摆球重力势能EP随摆球距离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是Ⅱ(填“I”“Ⅱ”或“Ⅲ”).
(2)摆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所做功的最大值为0.016J,摆球在距离D点的高度h=0.1m处的速率为1.4m/s(重力加速度取9.8m/s2).
(3)从图(b)中的图象可以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用伏安法测量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描绘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是曲线上坐标过坐标点(3.6V,0.3A)的切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导体接入电路前,利用多用电表电阻“×1”挡直接测量导体的电阻,多用电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测得此时导体的电阻为30Ω;
(2)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3A时,导体电阻为12Ω;
(3)若用电动势为4.0V、内阻为8Ω的电源直接给该小灯泡供电,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4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两个质量各为mA和mB(mA>mB)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用手拉住物块B,使它与地面接触,用米尺测量物块A的底部到地面的高度h.释放物块B,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物块A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记下物块A下落的时间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在物块A下落的时间t内,物块A、B组成的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Ep=(mA-mB)gh,增加的动能△Ek=$\frac{2({m}_{A}+{m}_{B}){h}^{2}}{{t}^{2}}$.改变mA、mB和h,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Ep=△Ek均成立,则可初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可以尽量减小定滑轮的质量,将定滑轮的转动轴涂抹润滑油,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轻质软绳.请写出两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对同一高度h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同一时间t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物块A或B的质量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择质量相对定滑轮较大的物块A、B,使A静止后再释放B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实验中,

(1)如图1,当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这是光的衍射(填“干涉”、“衍射”或“直线传播”)现象.
(2)如图甲,让一束红色的激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图案应该是图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ab为圆环的直径.如图所示,在ab的左侧存在一个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平面,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frac{△B}{△t}$=k(k<0),则(  )
A.圆环具有扩张的趋势
B.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frac{krS}{2ρ}$
D.图中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frac{1}{4}$kπ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