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压的变化△U与电流的变化△I的关系,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D为理想二极管,C为电容器.闭合开关S至电路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结果发现电压表V1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U2,电流表A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frac{△{U}_{1}}{△I}$的值变大
B.$\frac{△{U}_{2}}{△I}$的值变大的值不变,且始终等于电源内阻r
C.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frac{{U}_{1}}{I}$变大
D.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减少,带电荷量也减少

分析 由电路图先明确电路的结构,再根据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明确电阻的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则可分析内电压、路端电压及各部分电压的变化.

解答 解:由图可知R1与R串联,V1测R两端的电压,V2测路端的电压.
A、若将P向左端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减小,则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R1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V1的示数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1=E-I(R1+r),则$\frac{△{U}_{1}}{△I}$=R1+r,所以$\frac{△{U}_{1}}{△I}$不变;故A错误.
B、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由U2=E-Ir,则$\frac{△{U}_{2}}{△I}$=r,所以$\frac{△{U}_{2}}{△I}$不变.故B正确.
C、根据欧姆定律得 $\frac{{U}_{1}}{I}$等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比值$\frac{{U}_{1}}{I}$变大,故C正确;
D、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减小,由于理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作用,所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动态分析类题目,一般可按外电路→内电路→外电路的分析思路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注意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把食物放在内罐,罐上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外罐之间的沙子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请回答:
(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利用水蒸发时要吸热.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若一个物体的运动是两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则(  )
A.若两个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若其中一个分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合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若其中一个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若其中一个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用两根金属丝弯成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为O、半径为3m.轨道正上方离地4m处固定一水平长直光滑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O点正上方.A、B是质量均为1kg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质量.现在A环上施加一个大小为31N的水平向右恒力F,使B环从BP的连线与半圆形轨道相切的位置由静止沿轨道上升,g取10m/s2,求:
(1)在B环由静止上升到最高点D的过程中恒力F做功;
(2)当B环被拉到最高点D时,B环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流是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其速率接近光速
C.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
D.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为两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①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比电源②小
B.当外接相同的电阻时,两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
C.当外接同样的电阻时,两电源的效率可能相等
D.不论外接多大的相同电阻,电源①的输出功率总比电源②的输出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2,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间内中间位置的速度为$\frac{△x}{{t}_{1}}$
B.t2时间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为$\frac{△x}{{t}_{2}}$
C.t1和t2的关系为:$\frac{{t}_{1}}{{t}_{2}}$=$\frac{1}{\sqrt{2}-1}$
D.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frac{\frac{△x}{{t}_{2}}-\frac{△x}{{t}_{1}}}{{t}_{1}+{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地将桩料打入泥土中以加固地基的打夯机示意图.打夯前先将桩料扶正立于地基之上.已知夯锤的质量为M=450kg,桩料的质量为m=50kg.每次打夯都通过卷扬机牵引将夯锤提升到距离桩顶h0=5m处再释放,让夯锤自由下落,夯锤砸在桩料上并不弹起,而是随桩料一起向下运动.[两者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速度关系满足Mv0=(M+m)v].桩料进入泥土后所受阻力,随打入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直线斜率k=5.05×104N/m.每次电动机需用20s的时间提升夯锤.提升夯锤时忽略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不计夯锤提升时的动能.g=10m/s2,求
(1)若卷扬机的工作效率为η=80%,则在每次提升夯锤的过程中,卷扬机的输入功率.(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打完第一夯后,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假设打第一夯前,桩料未进入泥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如图所示,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l+$\frac{μ{m}_{1}g}{k}$,若水平面光滑两木块间距离是l+$\frac{μ{m}_{1}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