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8?永州二模)如图1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是4kg和6kg,用轻弹簧相连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左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个物体C从t=0时刻起以一定速度向左运动,在t=5s时刻与物体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2所示.
求:
(1)物块C的质量;
(2)在5s到15s的时间内弹簧对A、C整体的冲量I的大小和方向;
(3)B离开墙后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分析:(1)由图象读出,物体C以6m/s的速度与A碰撞,碰撞后两者有相同的速度2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物块C的质量.
(2)5s到15s的时间内,墙壁对B的作用力F等于轻弹簧的弹力,由图象读出速度v1=2m/s;v2=-2m/s,根据动量定理求解弹簧对A、C整体的冲量I的大小和方向.
(3)当B离开墙后,A、B、C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求出共同速度,再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答:解:(1)由图知,碰撞前C的速度v0=6m/s
C与A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mcv0=(mc+mA)v1
代入数据解得mc=2kg
(2)对A、C整体由动量定理得I=(mA+mC)v2-(mA+mC)v1
又由图象得v1=2m/s;v2=-2m/s
代入数据解得I=-24N?s,方向水平向右
(3)当B离开墙后,A、B、C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得(mA+mC)v2=(mA+mB+mC)v3
由机械能守恒得EP=
1
2
(mA+mC)
v
2
2
-
1
2
(mA+mB+mC)
v
2
3

代入数据解得EP=6J
答:
(1)物块C的质量是2kg;
(2)在5s到15s的时间内弹簧对A、C整体的冲量I的大小24N?s,方向水平向右;
(3)B离开墙后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是6J.
点评:本题一要由速度图象读出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碰撞前后A、C的速度,二要会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C的质量,由动量定理求解变力的冲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永州二模)如图a所示的轮轴,它可以绕垂直纸面的光滑固定水平轴O转动.轮上绕有轻质柔软细线,线的一端系一重物,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金属杆.在竖直平面内有间距为L的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PQ、EF,在QF之间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它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开始时金属杆置于导轨下端,将重物由静止释放,重物最终能匀速下降.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接触良好,忽略所有摩擦.求:
(1)若重物的质量为M时,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v多大?
(2)对于一定的磁感应强度为B,重物质量M取不同的值,测出相应重物作匀速运动时v的速度值,可得到v-M实验图线,图b中画出了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和B2时的两条实验图线.试根据实验结果计算B1和B2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永州二模)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波的周期为T.关于P、Q两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永州二模)下列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永州二模)2008年1月7日新华社报道,由世界15个国家联合,其中我国出资总额高达100亿元的“人造太阳”计划,将于今年在法国的卡达拉舍动工.“人造太阳”的真名叫做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简称ITER)建设工程,作为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核聚变实验项目,其目的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利用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永州二模)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他测出的弹簧的弹力F(F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长度l的各组数据,并逐点标注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由图象可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