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3-5-6所示,实线为电场线,一个负电荷在静电场中的运动轨迹(虚线所示)上有两点a、b,由此可判断(    )

图13-5-6

A.电荷在a点受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B.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

C.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电荷在a点的动能大于它在b点的动能

解析:由图可知,a点的电场线稀,b点的电场线密,故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电荷q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A错.

    由电荷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电荷平行于电场线方向的速度分量不断减小,故受到电场力的阻碍作用,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从a到b电势能增加,Eb>Ea,所以B错.

    由于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所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C正确.

    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因此满足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由于Eb>Ea,所以在a点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D正确.

答案: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3-3-6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λ=5×10-7 m的光照射,屏上O点是中央亮纹,屏上A点为二级亮条纹所在处,若换用λ2=4×10-7 m的光照射时,屏上O点处是什么情况,屏上A点处又是什么情况?

13-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3-5-1所示,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00 V.电荷量为-6×10-8 C的电荷从B移到A,问:

(1)哪点的电势高?

(2)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哪个大?

(3)电荷从B移到A,它的电势能改变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3-5-6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

图13-5-6

A.φabc

B.Ea>Eb>Ec

C.φabbc

D.Ea=Eb=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敏探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后,对如图13-19甲所示既有并联又有串联的电路的电流关系提出了猜想: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为验证猜想,小敏设计如图3-19甲所示的电路,用图乙所示器材做了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电表

次数

A1(A)

A2(A)

A3(A)

V1(V)

V2(V)

V3(V)

    1

1.2

0.8

2.0

12.0

6.0

18.0

    2

0.9

0.6

1.5

9.0

9.0

18.0

    3

0.6

0.4

1.0

6.0

12.0

18.0

                            图3-19

请完成:(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3-19甲的电路将图3-19乙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为验证猜想,应选用电表         的示数进行比较;

(3)比较表中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可得到的结论是                        

(4)认真分析小敏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到很多规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不能与猜想和(3)结论重复).

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