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恒力 F 作用后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x ,且,则物体 A 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 2 。若末撤去力 F ,物体再经过停止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装置中,AB是两个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中心处各开有一个小孔,板间距离为d,板长也为d,在两板间加上电压U后,形成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B板下端(紧挨B板下端,但未接触)固定有一个点电荷Q,可以在极板外的空间形成电场.紧挨其下方有两个水平放置的金属极板CD,板间距离和板长也均为d,在两板间加上电压U后可以形成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某时刻在O点沿中线OO'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从CD两极板的正中央进入电场,最后由CD两极板之间穿出电场.不计极板厚度及粒子的重力,假设装置产生的三个电场互不影响,静电力常量为k.求:

(1)粒子经过AB两极板从B板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在B板下端固定的点电荷Q的电性和电量;

(3)粒子从CD两极板之间飞出时的位置与释放点O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秦皇岛卢龙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有一个标有“12 V,24 W”的灯泡,为了测定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需测定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15 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0~0.6 A(内阻约0.5 Ω)

C.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约0.1 Ω)

D.直流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E.直流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

F.滑动变阻器10 Ω、5 A

G.滑动变阻器1 kΩ、3 A

(1)实验台上已放置开关、导线若干及灯泡,为了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再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2)在答题纸上对应的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

(3)若测得灯丝电阻R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由这条曲线可得出:正常发光条件下,灯丝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W。

(4)若实验中采用了如右图所示的部分电路,测算出的电功率比灯泡的实际功率 (选填“徧大”或“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a滑动时,流过R1、R2的电流I1、I2及流过电源的电流I的变化情况为

A.I1增大 B.I2增大

C.I增大 D.I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许昌三校高一上期第四次(期末)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 控制变量法 B. 假设法 C. 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 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

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若取车的质量M=0.5kg,改变砝码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

A.m1=4g B.m2=10g C.m3=40g D.m4=500g

(4)在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如图所示为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姚明曾在NBA作为一流中锋,让很多中国人热爱上篮球这项运动.如下图所示姚明正在扣篮,其跳起过程可分为下蹲、蹬地、离地上升、下落四个过程,下列关于蹬地和离地上升两个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设蹬地的力为恒力,不计空气阻力)

A.两过程中姚明都处在超重状态

B.两过程中姚明都处在失重状态

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不超重也不失重

D.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上期第十八周周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电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元件,它由A.B两导体并联组成,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是其两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所示,A是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B是一种由特殊金属丝制成的导体,它的额定电压是9V,为进一步探究该元件的某些特性,同学们设计了适当的电路,使该元件上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测得相应的电流,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I-U曲线

(1)上图是该小组实验时连接的实物图,请将漏画的一根导线补上

(2)由图的I-U曲线可求得导体B的额定电流为_____A;随着电压逐渐增大,其电阻_____

(3)若把该元件与一阻值为18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的电源两端,利用作图法________,得该元件的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 实验室除提供开关S和导线外,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v=10kΩ)

电流表:G(量程3mA,内阻Rg=100Ω)

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为0.5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R2(阻值范围0〜1000Ω,额定电流1A)

定值电阻:R3=0.5Ω

该同学依据器材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原理图,他没有选用电流表A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 该同学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3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A。

③ 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写器材的符号)

④ 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_______Ω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二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螺线管匝数n=3000匝,横截面积S=20cm2,螺线管的电阻r=1.5Ω,R1=3.5Ω,R2=25Ω。穿过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求R2的热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