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0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

A.mg/k                        B.2mg/k

C.3mg/k                       D.4mg/k 

图10

选B 系统最初静止时,以木块A为研究对象得弹簧的压缩量x1mg/kB刚好离开地面时,以木块B为研究对象得弹簧的伸长量x2mg/kA上升的高度hx1x2=2mg/k,故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实验器材及打出的纸带如图10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把纸带中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4个点A、B、C、D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的距离分别为13.40cm、19.50cm、28.95cm、38.15cm.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1)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2)重物的动能增加量;
(3)由计算结果得到什么结论?并分析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各项计算结果均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西城区一模)(1)甲同学欲采用下列器材准确测定一个约20Ω的电阻的阻值.
A.直流电源(10V,内阻不计);
B.开关、导线等;
C.电流表(0~3A,内阻约0.03Ω);
D.电流表(0~0.6A,内阻约0.13Ω);
E.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F.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G.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2A);
①为测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
D
D
,电压表应选用
F
F
;(选填代号)
②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该同学采用了“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以调节电压,请在图1虚线中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并将图2中的元件按正确的实验电路图连成实验电路;
③闭合开关,逐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录与之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某次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制作如图4所示的I-U坐标图,图中已标注出了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将与图3读数对应的坐标点也标在图4中,并在图4中把坐标点连成图线;
④根据图4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阻的阻值为R=
18.0
18.0
Ω.

(2)乙同学设计的“直线运动加速度测量仪”如图5所示.质量为1.00kg的绝缘滑块B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轻弹簧与框架A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100N/m.滑块B还通过滑动头与长为12.00cm的电阻CD相连,CD中任意一段的电阻都与其长度成正比.将框架A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使弹簧及电阻CD均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平行.通过电路中指针式直流电压表的读数,可以得知加速度的大小.不计各种摩擦阻力.电压表内阻足够大,直流电源的内阻可忽略不计.
设计要求如下:
a.当加速度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1.50V;
b.当物体向左以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10.00m/s2加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为满量程3.00V;
c.当物体向右以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10.00m/s2加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为0.
①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80V时,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2
2
m/s2
②当加速度为零时,应将滑动头调在距电阻CD的C端
5
5
cm处;
③应选用电动势为
3.6
3.6
V的直流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0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长为L的细线相连,放在高为h的光滑水平面上(L>2h),A球刚好在桌边.若A、B两球落地后均不再弹起,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0

A.A球落地前的加速度为

B.B球到达桌边的速度为

C.A、B两球落地的水平距离为

D.绳L对B球做的功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8分)如图10所示 ,质量,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的初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时,又无初速地在木板最右端放上第二个铁块,以后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最右端无初速放一铁块(m/s2)。求:

(1)第一个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1m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最终有几个铁块能留在木板上?

(3)最后一个铁块与木板右端距离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