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普陀区二模)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已知单摆小球的质量为m,摆长为l,某地重力加速度为g,当单摆做摆角不超过5°的振动时,通过证明可以得到回复力F=-kx,其中k=
mg
l
mg
l

(2)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如图甲所示,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磁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位于最低点.若测得连续N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
2t
N-1
2t
N-1
(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
(3)经理论推导可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
1
4
sin2
θ
2
),式中T0为当摆角θ趋近于0°时的周期.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为
4
T0
4
T0
,纵轴截距为
-4
-4
分析:(1)摆动时,摆球受重力与绳子的拉力,重力的切向分量提供回复力,其大小为mgsinθ,当角度很小时,F=-mg
x
l
,故k=
mg
l

(2)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位于最低点(或平衡位置).若测得连续N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单摆的周期为:T=
2t
N-1

(3)根据T=T0(1+
1
4
sin2
θ
2
),得到sin2
θ
2
=
4
T0
?T-4
,故图象是sin2
θ
2
-T图象.
解答:解:(1)摆动时,重力的切向分量提供回复力,其大小为mgsinθ;
当角度θ很小时,有θ=
x
l

∴F=-mgsinθ=-mg
x
l
,故k=
mg
l

(2)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位于最低点(或平衡位置).若测得连续N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是
N-1
2
个周期,则单摆的周期为:T=
2t
N-1

(3)根据T=T0(1+
1
4
sin2
θ
2
),得到sin2
θ
2
=
4
T0
?T-4
,故乙图是sin2
θ
2
-T图象,斜率为
4
T0
,纵轴截距为-4;
故答案为:
(1)
mg
l

(2)
2t
N-1

(3)
4
T0
,-4.
点评:本题第三问关键根据表示对分析出sin2
θ
2
与T是线性关系,然后根据截距情况得到是sin2
θ
2
-T图象,而不是T-sin2
θ
2
图象,较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普陀区二模)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线速度之比是v1:v2=1:2,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4:1
4:1
;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1:16
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普陀区二模)钍核
 
232
90
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普陀区二模)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普陀区二模)如图所示为P、Q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普陀区二模)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5kg.A、B间用质量不计的细绳相连.试求:
(1)当斜面光滑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各是多少?
(2)当A和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各是多少?
(3)当A和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2、μB=0.8时,则释放后的开始阶段,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又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