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小红在练习套环(套环用单匝细金属丝做成)游戏,要将套环上木桩.若小红每次均在O点将套环水平抛出,O套环最右端,已知套环直径为15cm,抛出点O距地面高度H=1.35m,距木桩水平d=2.0m,木桩高度h=10cmg10m/s2,求:

1套环从抛出到落到木桩最上端经历的时间;

2套环落到木桩最上端时的竖直速度;

3)若不计木桩的粗细,为能让套环套入木桩,小红抛出套环的初速度范围.

【答案】123

【解析】

套环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即可求出下落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即可求出速度;当套环刚好贴着木桩左侧落下时,速度有最大值,当套环刚好贴着木桩右侧落下时,速度有最小值即可求出速度范围。

1套环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代入数据得: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套环落到木桩最上端时的竖直速度:

3)当套环刚好贴着木桩左侧落下时,速度有最大值即:

套环刚好贴着木桩右侧落下时,速度有最小值即:

所以小红抛出套环的初速度范围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实验时,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第一次是通过两根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第二次是通过一根细绳用一个弹簧种拉椽皮条。

(1)某次实验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0点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N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B.第一次实验时,两细线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C.第二次实验时,只须记下弹簧秤的示数就行

D.两次实验都要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3)请提一条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建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由绝缘细线PMPN悬挂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PM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绝缘且内壁光滑的圆弧细管道GH,圆心Pa球位置重合,管道底端H与水平地面相切,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bG端口由静止释放,当小球b运动到H端时对管道壁恰好无压力,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球bG滑到H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b机械能逐渐减小

B. 小球b所受库仑力大小始终为2mg

C. 小球b加速度大小先变大后变小

D. 细线PM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弹性较好的蹦床上跳跃翻腾,尽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触床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一直做负功

B. 小朋友所受合力一直增大

C. 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小朋友对蹦床的力小于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竖直吊在天花板上,开口向下。质量与厚度均不计、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横截面积为S2×103 m2,与汽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h24 cm,活塞距汽缸口10 cm。汽缸所处环境的温度为300 K,大气压强p01.0×105 Pa,取g10 m/s2。现将质量为m4 kg的物块挂在活塞中央位置上。

1)活塞挂上重物后,活塞下移,求稳定后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2)若再对汽缸缓慢加热使活塞继续下移,活塞刚好不脱离汽缸,加热时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对外做功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B. 电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比医院里“CT”中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要短

C. 分别用红光、紫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红光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大于紫光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D. 如图1所示,ab两束光以不同的入射角由玻璃射向真空,结果折射角相同,则在玻璃中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大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

E. 如图2所示,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偏振光照射到偏振片P上,在P的另一侧能观察到透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与水平面夹角θ60°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带负电的物块A放在倾斜的绝缘木板上,物块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其重力大小的一半,木板的倾角α30°60°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要测定三节干电池组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G(满偏电流5mA,内阻10Ω)

B.电流表(量程0.6A,内阻0.5Ω)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为6kΩ)

D.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为2A)

E.定值电阻R0(阻值990Ω)

D.电建S一个,导线若干.

(1)完成虚线框内的电路连接.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以及便于数据处理,电路图1中的导线应该连接到

_____(填“①”“②”)的位置.

(2)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虚线框中电表的示数x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多组数值,作出x﹣I图象如图2所示,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V,内阻r=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小明进行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的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物体质量均为m,其中A带正电,带电量为qB不带电,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相连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施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若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A物体电量的变化,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刚施加电场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2g

B. 从开始到B刚要离开地面过程,A物体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 从开始到B刚要离开地面的每段时间内,A物体的机械能增量一定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D. B刚要离开地面时, A的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