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活塞下表面相对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气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外界的温度为T0.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同时改变外界温度,沙子倒完时,外界的温度变为T,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气缸底部的高度仍为h.再将外界温度变为T0.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0407周练④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F=8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s到达B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s=8m.求:

(1)拉力F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2)到达B点时拉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

A. 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

B.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块A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y轴右侧空间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P点的坐标为(-6L,0),Q1、Q2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3L),(0,-3L).坐标为(-L,0)处的C点固定一平行于y轴放置一足够长的绝缘弹性挡板,带电粒子与弹性绝缘挡板碰撞前后,沿y方向分速度不变,沿x方向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带负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不计粒子所受重力.若粒子在P点沿PQ1方向进入磁场,经磁场运动后,求:

(1)只与挡板碰撞一次并能回到P点的粒子初速度大小;

(2)粒子能否经过坐标原点0之后再回到P点;

(3)只与挡板碰撞三次并能回到P点的粒子初速度大小以及这种情况下挡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压为2U,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

A. 3v B. 4v C. 5v D. 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改变砂桶内砂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于桌面上,一端拴有砂桶的细绳通过小车的滑轮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

(1)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

B.改变砂的质量重复实验,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则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以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下面画出的a-F图象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3)若(2)问中的四个图线(包括C中的直线部分)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跃迁到C能级时发射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 >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C能级时将要( )

A. 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B. 发出波长为的光子

C. 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D. 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为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A. μmgR

B. mgR

C. mgR

D. (1-μ)m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 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 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