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以及2名也曾经入选过神六的队友刘伯明与景海鹏.则宇航员在火箭升空时(  )
分析:火箭升空过程需要加速度,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可知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进而判定宇航员超重还是失重.
解答:解:AB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a,可知座椅对宇航员的支持力大于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重力,故A正确,B错误,C错误.
D、由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重力,可知宇航员处于超重,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明确超重和失重的含义,能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超重和失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许,“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点火后583秒时,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它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绕行5圈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Q处变轨,进入圆轨道II运行,并于3天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草原安全着陆,其部分运行轨迹如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神舟七号”的质量为m,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离地面高为hl,“神舟七号”到达近地点P时的速率为V1,远地点Q离地面高为h2,变轨前“神舟七号”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2,则运行到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时的加速度为
(
R
R+h1
)2g
(
R
R+h1
)2g
,从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运行到远地点Q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的功为
1
2
mV22-
1
2
mV12
1
2
mV22-
1
2
mV12
,从椭圆轨道的远地点Q开始变轨,到在圆轨道II上运行的过程中,发动机需提供的能量为
mgR2
2(R+h2)
-
1
2
mV22
mgR2
2(R+h2)
-
1
2
mV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日照模拟)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时34分,“神舟七号”飞船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t=1175s,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s=9165km,这意味着,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假设“神舟七号”的轨道为圆周,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推导飞船离地面高度的表达式(用题中给出的量t、s、g、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神舟七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于北京时间26日凌晨4时零5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近地高度约200公里、远地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高度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船在完成了各项太空飞行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8日17时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落场,标志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下面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定于9月25日晚上21时10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飞船一入轨就正好对着太阳,这对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打开并正常运行是很有利的B、“神舟七号”的主要任务是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C、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是守恒的D、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宇航员在24小时内约能看到10次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联袂出征太空,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这是中国“神舟”飞船首次三人满载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百零九次航天发射. 9月28日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顺利着陆,完成载人航天任务.
(1)神舟七号在绕地球飞行过程中离地高度约为340Km,试估算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的运行速度是多少?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2)神州飞船在返回过程中主降落伞将飞船下降速度降低至约10m/s,在离地面1.2m时,反冲火箭开始工作.假设反冲火箭工作时飞船的加速度是均匀的,飞船接触地面时的速度为2m/s,若航天员和其身上装备的总质量为80Kg,试根据相关数据计算飞船的反冲火箭工作时航天员对其座椅的压力约为多大?(G=6.67×10-11N?m2/kg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103km,π2≈10,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