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I 以下是一些实验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CD
CD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两橡皮条必须等长
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必须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C.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应将弹簧竖直悬挂后再测原长
D.在“探究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
II“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刻度尺
刻度尺
(填测量工具)和
交流
交流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的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3)在正确操作情况下,需要垫起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平衡摩擦时,小车是否要拖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进行?
(填“是”或“否”),平衡摩擦的目的是
实验时只有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实验时只有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实验时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GK
GK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并用字母表示).
分析:Ⅰ.此题考查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Ⅱ.(1)该实验是“探究功能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为了测量最后的速度,需要知道位移和时间,而位移需要用到刻度尺,时间需要打点计时器,而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
(2)(3)根据实验原理和具体实验步骤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I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是研究一根橡皮绳的形变情况,故A项错误.
     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由mgh=
1
2
mv2知gh=
1
2
v2
不必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故B项错误.
     C: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应将弹簧竖直悬挂后再测原长,故C项正确.
     D:在“探究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实验中,为了方便表示合力做功等于橡皮筋所做的功,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CD.
II.(1)为了测量最后的速度,需要知道位移和时间,而位移需要用到刻度尺,时间需要打点计时器,而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
故答案为:刻度尺、交流.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的速度最大时,弹力等于摩擦力,故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选项B正确.
(3)平衡摩擦力,需要平衡因为纸带产生的摩擦力,所以平衡摩擦时小车是要拖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进行.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实验时只有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物体的末速度即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所以选择一段匀速运动的部分进行测量即可,故应选择GK段.
故答案为:(1)刻度尺;交流;(2)B;(3)是;实验时只有橡皮筋对小车做功;GK.
点评:对于课本中基础力学实验,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才能明确实验步骤和具体的操作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做了“用多用表测电阻”的实验后,对多用表中的“欧姆表”形成了以下一些看法,你认为他的哪些看法是正确的
ABC
ABC

A、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B、选挡后必须经过“调零”才能进行测量
C、测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时,要将电阻从电路中断开才能进行测量
D、用欧姆表测电压时,一定要注意正负极不能接错
(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做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由图可知测得的电池的电动势为
1.4 V
1.4 V
V,内电阻为
1.0Ω
1.0Ω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以下是一些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正确说法前面的序号)
A、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变窄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但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天平、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
E、在“描迹法画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塑料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是导电纸、复写纸、白纸.
F、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斜槽可以不光滑,但必须保持其末端切线水平.
(2)有一根细而均匀的中空柱状导电材料样品如图a所示,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b所示,在样品两端面上有焊接良好的引出导线.样品长约5cm,教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预测电阻时,选择开关置于“×10”倍率挡,其示数如图c所示,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因该样品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现提供下列实验器材:精英家教网
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A1(量程为50mA,内阻r1=100Ω)
D.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r2约为0.1Ω)
E.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r3约为10KΩ)
F.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r4约为90KΩ)
G.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2A)
H.直流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r约1Ω)
I.导电材料样品Rx(长约5cm,电阻约为图c测量值)
J.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不使用多用电表读数情况下,请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的测量该样品内径d
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①教师用多用电表预测的电阻值如图c所示,约为
 
Ω
②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d所示,其示数L=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e所示,其示数D=
 
mm.
③请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流表选
 
 电压表应选
 
(填所选器材前标号).
④在虚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⑤用ρ、L、D和测得量的符号来表示样品的内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1)一条纸带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相连,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点,从打下的点中选取若干计数点,如图1中A、B、G、D、层所示,纸带上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测出AB=2.20cm,AC=6.40cm,AD=12.58cm,AE=20.8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0.72
0.72
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0
2.0
m/s2.(①②均保留两熊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本探究实验是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大小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因为?
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相对,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相对,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II.有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现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定这种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若已测得其长度和横截面积,还需要测出它的电阻值Rx
(1)若已知这段导体的电阻约为30Ω,要尽量精确的测量其电阻值,除了需要导线、开关以外,在以下备选器材中应选用的是
ABEF
ABEF
.(只填写字母代号)
A.电池(电动势14V、内阻可忽略不计)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2Ω)
C.电流表(量程0~100m A,内阻约12Ω)
D.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
E.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F.滑动变阻器(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0~500Ω,允许最大电流0.5A)
(2)请在答题卡方框中画出测这段导体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
(3)根据测量数据画出该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发现MN段明显向上弯曲.若实验的操作、读数、记录、描点和绘图等过程均正确无误,则出现这一弯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伴随导体中的电流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伴随导体中的电流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以下是一些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正确说法前面的序号)
A、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变窄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但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天平、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
E、在“描迹法画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塑料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是导电纸、复写纸、白纸.
F、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斜槽可以不光滑,但必须保持其末端切线水平.
(2)有一根细而均匀的中空柱状导电材料样品如图a所示,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b所示,在样品两端面上有焊接良好的引出导线.样品长约5cm,教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预测电阻时,选择开关置于“×10”倍率挡,其示数如图c所示,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因该样品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现提供下列实验器材:
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A1(量程为50mA,内阻r1=100Ω)
D.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r2约为0.1Ω)
E.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r3约为10KΩ)
F.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r4约为90KΩ)
G.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2A)
H.直流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r约1Ω)
I.导电材料样品Rx(长约5cm,电阻约为图c测量值)
J.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不使用多用电表读数情况下,请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的测量该样品内径d
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①教师用多用电表预测的电阻值如图c所示,约为______Ω
②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d所示,其示数L=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e所示,其示数D=______mm.
③请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流表选______ 电压表应选______(填所选器材前标号).
④在虚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
⑤用ρ、L、D和测得量的符号来表示样品的内径d=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