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受到一个水平力作用的瞬间( )

A. 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等于零

B. 物体立刻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C. 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也同时也获得速度

D. 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要经过少许时间才能获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AC边的中点O垂直于AC边射入该匀强磁场区域,若该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均为2L,要使粒子从CD边射出,则v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五)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现对物块a施加一与水平方向呈角的恒力F,运动到B点时撤去外力F,此时物块a与处在B点的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物块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已知,重力加速度,求:

(1)物块a碰撞前瞬间速度;

(2)两物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用激光器、缝间距可调节的双缝屏、光屏等器材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装置。实验中用激光照射双缝,其目的是产生________相同的两束光;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只调节双缝间隙Δs,其它条件不变,应使Δs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如果将红光换为紫光,其它条件不变,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刻不存在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 )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秤示数(kg)

45.0

50.0

40.0

45.0

A. t1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B. t2时刻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

C. 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方向相反

D. t3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为了使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成功,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 两球相碰时,它们的球心必须在同一个高度作对心碰撞。

B. 小球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C. 入射小球始终从同一高度释放,然后选取其中水平射程最远点,作为小球落地点的位置。

D. 重复多次实验,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将对应同一位置的多个落点圈在里面,取圆心作为落点的平均值。

E. 改变入射球的释放高度,并多次释放,测出各次的水平位移,求出其平均值后再代入守恒式进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接入交变电压U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

A. V的示数变小

B. A2的示数变大

C. A1的示数变大

D.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北京丰台区高三年级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质量为M、半径为R的行星表面附近有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大小为,线速度大小为v;若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0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该行星自转。根据已知条件,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ABCD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10m,BC长3.5m,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9.3m的D点速度为零。求:(g=10m/s2)

(1)物体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VB大小。

(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与B点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