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0?浙江模拟)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上抛初速度v0=20m/s,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16m,设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g取10m/s2,问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地面多高处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的解答如下:
设物体上升至h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1
2
mv2=mgh  ①
上升至h处由动能定理-mgh-Ffh=
1
2
mv2-
1
2
mv02
上升至最高点H处由动能定理-mgh-Ffh=0-
1
2
mv02
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解得h=8.9m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
分析:竖直上抛一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在上升时阻力与重力同向,下降时阻力与重力反向,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而阻力始终做负功.故物体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不是对称的过程.故物体在上升时有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物体在下降时亦有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而题中同学的解法只考虑到上升过程中的位置没有考虑到下降过程中两者相等的位置.
解答:解:该同学所得结论有不完善之处,只计算了上升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处,而未考虑下降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处.  
设从最高点下落至离地h′高处时动能与势能也相等,此时物体速度为v′.
下落过程据动能定理(mg-Ff)(H-h′)=
1
2
mv2
       ④
1
2
mv2=mgh′
                    ⑤
由③④⑤式解得h′=
4gH-
v
2
0
6gH-
v
2
0
H

代入数据解得h′=6.9m
答: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分别有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
点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抓住阻力始终做负功,而重力在上升阶段做负功,下降阶段做正功.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浙江模拟)据新华网报道,嫦娥一号在接近月球时,要利用自身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减速,以被月球引力俘获进入绕月轨道.这次减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减速到一定程度,嫦娥一号将一去不回头离开月球和地球,漫游在更加遥远的深空;如果过分减速,嫦娥一号则可能直接撞击月球表面.该报道地图示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浙江模拟)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没有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浙江模拟)如图所示,在空间中取直角坐标系Oxy,在第一象限内平行于y轴的虚线MN与y轴距离为d,从y轴到MN之间的区域充满一个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初速度可以忽略的电子经过另一个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后,从y轴上的A点以平行于x轴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区域,A点坐标为(0,h).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加速电场的电势差U>
Ed24U
,电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电子从A点进入电场到离开该电场区域所经历的时间t和离开电场区域时的速度v; 
(2)电子经过x轴时离坐标原点O的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浙江模拟)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