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1m,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第2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1.5mD.第2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3m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以及第2s内的位移.

解答 解:A、根据${x}_{1}=\frac{1}{2}a{{t}_{1}}^{2}$得,物体的加速度a=$\frac{2{x}_{1}}{{{t}_{1}}^{2}}=\frac{2×1}{1}m/{s}^{2}=2m/{s}^{2}$,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x}_{2}=\frac{1}{2}a{{t}_{2}}^{2}-\frac{1}{2}a{{t}_{1}}^{2}$=$\frac{1}{2}×2×(4-1)m=3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就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产生的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少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设计了扭秤测量出了引力常量
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三个相同电灯的阻值均为R;
(1)它们的总电阻为多少?
(2)电灯L3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顺时针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求:
(1)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的功;
(2)此过程中因运送物体电动机对传送带额外做的功;
(3)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2m/s,经2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4m/s.
(1)求物体的加速度;
(2)求物体从A到B点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个物体从30m的斜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2m/s,末速度时6m/s,则该物体通过这段斜坡的时间t=7.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滑块的Ek-h图象,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取g=10m/s2,由图象可知(  )
A.小滑块的质量为0.2kg
B.轻弹簧原长为0.2m
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0.32J
D.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0.1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1)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定值可判定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计算C点速度vC=1.225m/s;
(3)根据纸带点的分布,求出加速度a=3.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