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分)(1)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以下几项中必须注意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②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X,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X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N/m
(2)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如有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②试验中,(如甲图)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一头连着纸带一头连着沙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请指出此步骤的错漏_____;
③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m/S2

④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  F图象,则小车和砧码的总质量M为_________,其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1)①C    ② 20 (2)①交流    ②应该撤去沙桶 ③0.49或0.50 ④1.0kg     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太小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试题分析:(1)①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细绳的长度是否相等与本实验无关,合力不需要一定过两分力的角平分线,且两分力也不一定相等,故AB错误;为保证拉力的方向为在纸面上画出的方向,弹簧秤一定要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
②由图线和坐标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可知弹簧的原长为10cm;当拉力为4N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30  10=20cm=0.2m,由胡克定律得:
(2)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②应该撤去沙桶。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和沙桶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
③设第1段位移为:,第2段位移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两测量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说明时间间隔T=0.1s,由△x=aT2得:
即:0.49×10  2=a×0.12
解得:a=0.49m/s2
④由图象可知:a-F图线的斜率即物体的质量,
所以m=k=1.0kg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为零,知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下图为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用x1、x2、x3、x4、x5、x表示,打点时间间隔用T表示,请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 ="_______"
(2)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静止的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视小车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
B.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2)下列4条纸带哪些条是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正确操作可能得到的纸带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4分)如图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由实验可知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________,纸带的速度与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右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平衡摩擦后,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 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       m/s。加速度是        m/s2(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4分)某同学使用游标为1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尺寸,得到图中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到游标的后半部分,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放在水平玻璃板上,测出弹簧的全长为L1
(2)将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测出其全长为L2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3;以后,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的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4至L9,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数值(cm)
25.20
25.35
27.35
29.35
31.30
33.40
35.35
37.40
39.30
(4)下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则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1或L2或L3”)。

(5)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