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间距为20 cm、倾角为53°的两根光滑金属导轨间,有磁感应强度为1 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上垂直于导轨放有质量为0.03 kg的金属棒,在与导轨连接的电路中,变阻器R1的总电阻为12 W,电阻R2也为12 W,导轨和金属棒电阻均不计,电源内阻为1 W,变阻器的滑臂在正中间时,金属棒恰静止在导轨上,此时金属棒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A,电源电动势为_____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当挂在弹簧下端的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对应的弹簧长度L(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列表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i Fi(N) Li(cm)
1 0.49 60.20
2 0.98 61.60
3 1.47 63.05
4 1.96 64.65
5 2.45 66.10
6 2.94 67.55
因为逐差法常用于处理自变量等间距变化的数据组,所以小组一成员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具体如下:将表中第三列相邻的两项求差,得出弹簧伸长量△L=Li-Li-1,每个△L都是与相同的拉力△F=0.49N相对应的伸长量,求出△L的平均值
.
△L
=
(L2-L2)+(L 3-L 2)+…(L 6-L5)
5
=
L 6-L 1
5
=
67.55-60.20
5
cm=1.47cm
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F
.
△L
=
0.49N
1.47cm
=0.333N/cm
该成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是:
只利用了L1和L6两个数据,导致
.
△L
误差较大
只利用了L1和L6两个数据,导致
.
△L
误差较大

请你用逐差法处理表格中的数据,尽量精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0.328
0.328
N/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  ②透红光的滤光片  ③单缝  ④双缝  ⑤遮光筒  ⑥光屏.
(1)实验中,为了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增大
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或减小
双缝间距
双缝间距
的方法.
(2)若去掉②透红光的滤光片,而是在双缝前把一条缝用红色滤光片挡住,而另一条缝用蓝色滤光片挡住,则能否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红光、蓝光频率不相等,不满足干涉条件
红光、蓝光频率不相等,不满足干涉条件
(限制在20字内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上海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金属导轨上有一电阻R=0.1Ω,金属杆ab与导轨组成一闭合矩形电路,两条导轨间距L1=40cm,矩形导轨长L2=50cm,导轨区域处于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B=(2+0.2t)T,若t=10s时ab仍静止,导轨与ab的电阻不计,则这时流经ab的电流I=
0.2
0.2
A,杆ab所受摩擦力为
1.16
1.16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竖直放置,导轨间距0.40m.一个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导轨的上端M与P间连接阻值为R=0.30Ω的电阻;长L=0.40m、电阻r=0.20Ω的金属棒ab紧贴在导轨上.现使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传感器记录金属棒ab相对于出发点下滑的距离s,s与下滑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导轨电阻不计,g=l0m/s2.求:
时间t(s)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下滑距离s (m) 0 0.04 0.14 0.35 0.60 0.85 1.10 1.35
(1)在前0.4s的时间内,金属棒ab电动势的平均值:
(2)金属棒的质量;
(3)在前0.7s的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