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_______。

A.1 Hz          B.3 Hz          C.4 Hz          D.5 Hz
(2)如图所示,两艘飞船A、B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接近光速c)。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则A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当BA发出一光信号,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_______。

(3)如图所示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1)A
(2)大于 c(或光速)
(3)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的装置由气垫导轨、两个光电门、滑块和沙桶等组成.光电门可以测出滑块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间的距离,另用天平测出滑块和沙桶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D
ABD
(选填字母代号).
A.用该装置可以测出滑块的加速度
B.用该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要保证拉力近似等于沙桶的重力,必须满足m<M
C.可以用该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必须满足m<M
D.用该装置可以验证动能定理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如图甲、乙所示,某同学分别用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记下甲图中弹簧秤的拉力:F1=2.0N、F2=2.6N;乙图中弹簧秤的拉力:F′=3.6N,力的方向分别用虚线OB、OC和OD表示.请你按图中的比例尺,在丙图中作出F1、F2 的合力与F′的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广东省增城市调研)(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可以做力学中的一些实验,已知交流 电的频率为f,小车质量为M,钩码 质量为m.

①如果利用它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力、质量的关系时,为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要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的总重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 _____ m(填“大于”、“远大于”、“小于”或“远小于”)

 ②在满足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的条件下,且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的 总重量,如果利用它来探究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时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小车开始 运动打下的第一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 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要探究小车运动的动能定理,要满足一个怎样的关系式__________ (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③如果利用此装置来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为尽可能消除摩擦力 对小车的影响:则小车质量和钩码的质量关系应该满足M_____m (填“大于”、“远大于”、 “小于”或“远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1)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_______。

A.1 Hz          B.3 Hz          C.4 Hz          D.5 Hz

(2)如图所示,两艘飞船AB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接近光速c)。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则A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当BA发出一光信号,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_______。

(3)如图所示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考物理总复习章节精练精析第12章(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可以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和制造增透膜,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平面时,是利用了哪两个表面反射光形成的薄膜干涉图样?

(2)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波长为5.52×10-7 m的绿光在垂直表面入射时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求所涂的这种增透膜的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