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O点水平抛出,A球恰能越过竖直挡板P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B球抛出后与水平面发生碰撞,弹起后恰能越过挡板P也落在Q点.B球与水平面碰撞前后瞬间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B球从O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相等

B. AB球经过挡板P顶端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

C. A球抛出时的速度是B球抛出时速度的3

D. 减小B球抛出时的速度,它也可能越过挡板P

【答案】BCD

【解析】将两球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析,抓住等时性,结合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比较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比较抛出时的初速度.根据下降的高度比较竖直分速度的大小.将小球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等时性,结合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B球的运动时间是A球运动时间的3倍,故A错误;AB两球到达P顶端时,下降的高度相同,根据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从OQ,由于B球的运动时间是A球运动时间的3倍,由于水平位移相等,则A球抛出时的速度是B球抛出时速度的3倍,故C正确;减小B球抛出时的速度,第一次落点的水平位移减小,反弹后可能会越过挡板P,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5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75Ω)
C.电流表A1(量程0~3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1Ω)
E.变阻器R1(0~100Ω,0.6A)
F.变阻器R2(0~2000Ω,0.1A)
G.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填序号).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1中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3)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2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

(4)若用毫米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及两电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mm,电阻值为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块铁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

A.变亮
B.变暗
C.对灯没影响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寻找马航失联客机时,初步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东经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附近的海域,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刻在该区域的正上方海面照像。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卫里轨道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该卫星可能是同步卫星

C. 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D. 该卫星周期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折射率n= 的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体形棱镜的水平截面图,FD为四分之一圆周,O为圆心,且AB∥OD,光线沿半径方向与BF成30°夹角入射,最后从AB面射出.问:

(1)入射光线在BF面能否发生全反射?说明理由.
(2)出射光线与AB面的夹角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 = 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 = 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 弹簧秤的示数是3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实验。实验时弹簧始终没有超过弹性限度。

1)某同学将他测量得到的几组数据记录在图乙中的坐标纸上,但遗漏了一组数据(F1.5 Nx6.00 cm),请你帮他将这组数据记录在坐标纸上,并作出F—x图线________

2)他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细绳颈度系数k=5N/m,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穿过一光滑小孔O且系住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细绳竖直时,小孔O到悬点的距离恰为弹性细绳原长,小孔O到正下方水平地面上P点的距离为h=0.5m,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性细绳始终在其弹性限度内,g=10m/s2 , 求当滑块置于水平面恰好能保持静止时,滑块到P点的最远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 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B. 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 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 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