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图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随摄氏温度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图乙),用这段金属丝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易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B.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C.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D.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答案】B

【解析】

由甲图可知,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故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而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故应标在电流较小的刻度上;由图甲得

其中为图线的纵截距,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联立解得

可知tI是非线性关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yx图象表示一列简谐波在沿x轴方向传播时的波形图,则图乙所示情况中,yt图象表示的是(  )

A.当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象

B.当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象

C.当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象

D.当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一个匝数为n的圆形线圈(图中只画了2匝),面积为S,线圈的电阻为R,在线圈外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和一个理想电压表,将线圈放入垂直线圈平面指向纸内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P端电势高于Q端电势

B.0~t1时间内电压表的读数为

C.t1~t2时间内R上的电流为

D.t1~t2时间内P端电势高于Q端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原子能级示意如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能级跃迁到能级比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低

C.能级跃迁到能级需吸收的能量

D.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固定的光滑绝缘直角杆,沿水平方向,沿竖直方向,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球上,使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两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的弹力大小为

B.球的弹力大小为

C.球的重力大小为

D.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

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两小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抬起板擦,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小车同时停下。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关于实验条件,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

B. 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

C. 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不同

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加速度与质量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图像______

次数

1

2

3

4

5

6

7

0.62

0.56

0.48

0.40

0.32

0.24

0.15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请在图3中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

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

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

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几位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0~2s内,水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B.2s~4s内,水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C.2s~4s内的加速度大于4s~6s内的加速度

D.时,水火箭距地面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为θ=37°,AB的长度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sin37°=0.6,cos37°=0.8,g=10m/s2).

A. 1.8sB. 2.0sC. 2.1sD. 4.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动能定理,实验时该小组的同学将小车由光电门1的左侧静止释放,通过细绳在砝码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先后经过光电门12,并通过计算机记录了挡光时间。经测量可知小车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摩擦力的影响会对该实验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时应________(填“取下”或“挂上”)砝码盘,并适当地垫高长木板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

(2)(1)的前提下,为了使细绳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应使小车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________(填“远大于”“大于”“等于”“小于”或“远小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3)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游标卡尺对挡光片的宽度进行了测量,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________cm

(4)计算机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且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验证动能定理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用以上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