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生成氘核时,会发生质量亏损

B. 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能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Rn)衰变的半衰期为38天,升高温度后其半衰期将小于3.8

D. 核反应H+H→He+n是轻核的聚变

【答案】A

【解析】

A、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由质能方程可知,此过程中有质量亏损,故A正确;

B、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最终跃迁到基态,跃迁情况可能是:4→1,释放1种频率的光子。4→3→1,4→2→1,释放2种频率的光子。4→3→2→1,释放3种频率的光子,可能最多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

C、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由原子核自身性质决定,是不变的,与核外的压强、温度等因素均无关,故选项C错误;

D、核反应是轻核的聚变,故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要使两物体间的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两物体的距离不变,质量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 两物体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质量各减为原来的一半

C. 两物体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距离也减为原来的一半

D. 两物体的质量都变为原来的2,距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通过一个定滑轮用轻绳两端各栓接质量均为m的物体A、B视为质点,其中连接物体A的轻绳水平绳足够长,物体A的下边放一个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其顺时针转动的速度恒定为v,物体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将物体A以2v0速度从左端MN的标志线冲上传送带,重力加速度为g。

1若传送带的速度v=v0时,求:物体A刚冲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

2若传送带的速度v=v0时,求:物体A运动到距左端MN标志线的最远距离

3若传送带的速度取0<v<2v0范围某一确定值时,可使物体A运动到距左端MN标志线的距离最远时,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内能最小,求:此时传送带的速度v的大小及摩擦产生的内能的最小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框架面积为S,框架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则穿过平面的磁通量的情况是( )

A. 如图所示位置时磁通量等于BS

B. 若使框架绕转过,磁通量仍为BS

C. 若从初始位置绕转过,则磁通量变化量为-BS

D. 若从初始位置线圈翻转,则磁通量变化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金属板,A极板与静电计的金属小球相连,静电计的外壳和B极板都接地,将它们水平放置。当A板带上一定量电荷后,静电计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如图所示(静电计金属小球及金属杆、指针等所带的电荷量与金属板A所带的电荷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在AB板间有一电荷量为q的油滴静止在P(油滴所带电荷量很少,它对AB板间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保持不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B. 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保持不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C. 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向上运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

D. 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向下运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245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 5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 质量为m0=5g的子弹以速度v0=300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

l0m/s2.子弹射入后,求:

(1)子弹进入物块后一起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1.

(2)木板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2.

(3)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可知,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增量Δv的方向可能相反

B. 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C.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D. 只要加速度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

A. 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 线速度关系vavbvcvd

C.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2小时

D. c4个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利用霍尔效应制成的霍尔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如图所示,有一个沿x轴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B0+kxB0k均为常数,k>0)。在传感器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I,则当传感器沿x轴正方向运动时(

A. 霍尔位移传感器的上、下两表面的电势差U越来越大

B. k越大,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

C. 若该霍尔位移传感器是利用电子导电,则其上表面电势高

D. 通过该传感器的电流越大,则其上、下两表面间的电势差U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