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减少 D.a点的电势降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河北定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125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两个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相距为d,相互作用力为F,为了使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加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仅使Q加倍

B.仅使q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使Q和q都加倍

D.仅使d减为原来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3月第一次统练(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创新班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理12月阶段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发现一件图1所示的金属线,为了研究金属线的材质,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们从金属线中抽取一根细金属丝,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拉直后用游标卡尺测金属丝的长度,如图2所示,则金属丝长L=________cm.

(2)用游标卡尺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3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 =________mm.

(3)可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①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5Ω)

②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 kΩ)

③定值电阻R0(阻值等于5Ω)

④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2A)

⑤滑动变阻器R2(0~200Ω,额定电流0.5A)

⑥电源(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他们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图4的实验电路,为实验调整方便,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填“R1”或“R2”)。

(4)该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七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7

电压U(V)

0.51

0.96

2.05

2.31

2.63

2.95

电流I(A)

0.080

0.150

0.320

0.360

0.410

0.460

其中,第3组实验数据如图5所示,请将电表的读数填入表格中。

(5)请在图6的表格中描绘出I-U图线。

(6)由图6的图线可知金属丝的电阻Rx=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由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理12月阶段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知:(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文12月阶段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磁通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在右图所示磁场中,s1、s2、s3为三个面积相同的相互平行的线圈,穿过s1、s2、s3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φ3且都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φ1最大 B.φ2最大

C.φ3最大 D.φ1、φ2、φ3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下月考一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从a点进入匀强磁场,如图所示。运动中经过b点,且oa=ob。若撤去磁场,加一个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带电粒子仍以从a点进入电场,粒子仍能通过b点,那么电场强度E与磁感强度B之比E/B为( )

A、 B、1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三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环境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