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相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 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g和300g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Δt="0.2s." 照片如图所示:

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像分析知:该图像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 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cm处; 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请问:
a.以上情况说明碰后  (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  cm处;
b.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     s;
c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     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         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B ; 60   b. 0.1   c. -0.2  , -0.2 , 碰撞前后两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a.以上情况看出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闪光时,物体B的位置始终在x=60cm处,说明碰后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60cm处;b.第一次闪光时A的位置在x=55cm处,第二次闪光时A在x=50cm处,说明碰前位移5cm,碰后位移10cm,由图可知:,所以,所以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0.1s;c.设向右为正方向,碰前A的速度,A的动量PA=mAvA="0.2×0.5Kg·m/s=0.1" Kg·m/s;碰前B的速度,B的动量PB=mBvB="0.3×(-1)Kg·m/s=-0.3" Kg·m/s,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0.2kg·m/s;碰后A的速度,A的动量P/A=mAv/A="0.2×(-1)Kg·m/s=-0.2" 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碰撞前后两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保持不变。
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几组电流、电压的数据:

电流表读数I/A
1.72
1.35
0.98
0.63
0.34
电压表读数U/V
1.88
1.91
1.93
1.97
1.99

(1)作出电源路端电压U随电流变化的U-I图象,要求尽量作满坐标线,并能清楚看出变化规律。
(2)根据图象得出电源的电动势     V和内电阻    Ω(有效数字跟表格内数据一致)
(3)实验中要求电流表测量通过电池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池两极的电压。根据图示的电路电流表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写出现一条能减少这一误差的改进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共10分)为了精确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30Ω).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10Ω)  A2(量程0~3A,内阻约0.12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很大)     V2(量程0~15V,内阻很大)
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0.2Ω)
定值电阻:R(2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滑动变阻器:R1(0~15Ω,允许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0~10Ω,允许最大电流0.3A)
滑动变阻器:R3(0~1kΩ,允许最大电流0.5A)
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每空1分)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字母代号)
(2)(4分)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值的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3)(3分)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表示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在图示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填“左”或“右”).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利用方木板、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套等器材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橡皮条的形变量可不相同
B.作分力和合力的图示时,选的标度必须相同
C.拉弹簧测力计时,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出木板的边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其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如图,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D点,使其伸长到E点,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由图示位置减小时,欲使D点仍在E点位置保持不变,则可用的方法是     

A.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B.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小?
C.使B的读数变小,β角变小?
D.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电阻约为20Ω)材料的电阻率。他们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c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1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W);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2Ω); 电阻箱R(0~999.9W);
开关、导线若干。
 
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
B.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并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闭合开关S;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示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拆除电路并整理好器材。
(1)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次直径的测量值d=______________mm;
(2)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选填“A1”或“A2”);
(3)小明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在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可求出这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r=__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μ=  __  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      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如坐标图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为L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