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易混易错辨题题组:系统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都是有条件的,回答下面问题:如下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的粗糙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的小球从槽高处开始下滑,

1)小球沿粗糙的弧形轨道下滑过程,粗糙弧形槽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__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_(填守恒或者不守恒

2)小球压缩弹簧至最短过程,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_(填守恒或者不守恒

【答案】 1不守恒 不守恒 2)不守恒 守恒

【解析】(1)小球沿粗糙的弧形轨道下滑过程,粗糙弧形槽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但是总的动量不守恒;由于是粗糙的弧形轨道则有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

2)小球压缩弹簧至最短过程,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于受到墙壁的水平向左的作用力,则动量不守恒;由于只有弹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2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2m的最大拉力为(  )

A. B. C. D. 3μ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要密

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表面张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万有引力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场强大小分别为,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不计重力,则有(

A. φaφb B. EaEb

C. EaEb D. Wa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最先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图中油滴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

A.油滴质量m B.两板间的电压U

C.两板间的距离d D.两板的长度L

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其值为e=_______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

A.B.河水C.地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的长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的右边有竖直墙壁.现有一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质量m=1kg,以速度B的左端水平滑上B,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B与竖直墙壁的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B的右端距墙壁,A最终不脱离B.

1AB第一次共速的速度多大?

2)从最初到第一次共速用多长时间?

3)从最初到最终AB第二次共速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时多少?

4)木板B的长度至少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势能增加4 J

B. 机械能减少12 J

C. 金属块带负电荷

D. 电场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

B. 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 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

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